“谁”最早知道春天来到了人间?

今天是4月1日,即将迎来龙年第5个节气“清明”。到了“清明”,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2/3,进入“季春”时节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紧接着,就是“夏日炎炎似火烧”的夏天。
出于一种“求知”心理,在春回大地、满眼春光的“季春”时节,突然想起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即“谁”最早知道或感知春天来到了人间。
宋人张栻(音shi四声)在他写的《立春偶成》诗中说:“春到人间草木知”,似乎草木最先知道春天来到人间了,遗憾的是没有说出哪一种草、哪一种木;宋人苏轼在《春江晚景》诗中却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似乎鸭子最先感知春天来了;清人王照图在《迎春花》中则说:“顿觉阳和至,迎春早吐花”,把“迎春花” 看成是开启自然界第一抹春色的使者;宋代:杨万里在《春词》中却有 “碧空如洗,燕子报春”的诗句。燕子是候鸟,最先飞来报春;民间的“数九歌”中,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歌词。今年的“五九”最后一天是2月4日,是龙年第一个节气“立春”;2023年的“五九”的最后一天也是2月4日,是兔年第一个节气“立春”。在“立春”前后,人们可以在河边看到柳树抽芽,告诉人们寒冬已过,春天来了!
综上所述,最早感知春天来到人间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包括花儿、小草、柳树、鸭子、燕子。这些现象共同构成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然而,如果要选出一个最早感知春天到来的生物,就要进行评比了。比较多的人倾向于柳树。因为“五九六九”正好是“立春”前后,紧挨冰上走的“三九四九”;“三九四九”,包括了全年最冷的节气“小寒”与“大寒”。寒天过后,柳树抽芽,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唐朝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