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年说龙

(2024-02-08 06:17:31)


 

今天,腊月二十九日,再过一天,就将迎来新的一年甲辰龙年了!作为十二生肖的“龙”,我到现在还没有见过它是一个什么样子,只是在小时候,在我福建武平老家过春节时,看到过当地的龙灯,才在脑子里有了“龙”的印象:头大、身长、尾短。随着年龄增长,跟“龙”的“接触”多了,对“龙”的认识,也随而深入了,知道谚语中有“二月二,龙抬头”;成语中有“龙腾虎跃”、“龙马精神”、“叶公好龙”、“望子成龙”;影视中,把皇上穿的叫“龙袍”,睡的叫“龙床”,皇上的脸庞叫“龙颜”,皇上的胡子叫“龙须”;到了近代,把我们炎黄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 最近两天(24日和7日),西安《华商报》分别刊登了《寻龙记》和《龙问答》两篇科普文章,读过之后,对“龙”的认识又进了一步。现在,我也想在龙年前夕,把我学习有关“龙”的知识时所做的学习笔记,略加梳理,与亲友交流。

·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其影响至深且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中,“龙”,不仅是一种神圣的动物神,而且与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据记载,龙的形象最早出现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直至现代,“龙”的形象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龙”的具体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龙”是由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极光、龙卷风等创造出来的图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龙”的原型可能是存在过的巨型爬行动物湾鳄;还有一种说法是“龙”起源于对高大松树的崇拜。近代学者闻一多推断,以蛇为图腾的氏族先后兼并许多别的图腾氏族,形成以大蛇为主体,兼有马的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混合而成的龙图腾

作为图腾的“龙”,是个什么样子?古人有过一些描述。东汉时的文学家王符说,“龙”的外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对“龙”各个部位的比喻性描述:头的形状像骆驼、角的形状像鹿、眼睛像兔子、耳朵像牛、颈项像蛇、腹部像大蛤、鳞片像鱼、爪子像老鹰、掌像老虎。对龙的描述,除了“九似”之外,还有“三停”之说。所谓“三停”, 指的是从龙的头部到龙尾的三部分,即首至膊(头顶至胸部)、膊至腰(胸部至腰部)、腰至尾(腰部至尾部)。这三部分长得匀称、协调,会使龙的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

东汉人许慎在他编撰的《说文解字》中,也对“龙”的特征,做过如下描述:“龙,鳞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从肉、飛之形,童省聲”。意思是说:龙,是作为身长鳞片且体型较长的最高级动物。它有时候隐藏,有时候现身,有时候微小,有时候巨大,说短就能短,说长就能长;每年的春分时节就飞到天上,到了秋分时候又潜入水底。龙这个字,兼具的造型,发出童省反切(古代的注音方法)的声音。在许慎眼中,“龙”,就是一种灵异神物。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龙”,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至高无上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威严,以及神圣与吉祥的意义。这种独特文化的凝聚与积淀,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代表,并被世界各地华人所认同。

玉兔辞旧岁,金龙迎新年。在龙年即将到来前夕,衷心祝愿我的亲友龙年如意,龙年吉祥!

龙年说龙

龙年说龙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