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没有秘诀

根据我多年的学习、观察,一个人能活多久,不是有什么“养生秘诀”、有什么菩萨保佑、吃了什么营养补品决定的。按照生命发展规律,每一个人,终归会离开人世,只是时间迟早而已。有人把想活得长久,比喻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来自个方面的合力。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五个方面的因素,即遗传因素(占15%)、生活方式因素(占60%,包括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气候和环境因素(占7%)、医疗条件因素(占8%)和社会因素(占10%,包括婚姻、职业、社交等)。几年前,不少地区,以省或市或县为单位,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阜阳市、广西巴马县等,对百岁老人的长寿之道进行过调查,希望能找到具有推广意义的长寿方法。结果事与愿违,没有找到多少可供推广的养生之道。这也难怪。生活经历不一样,遗传基因、生活习惯又不尽相同,他们长寿之道的共性就不会多,除了“想得开”、“不爱生气”外,老人与老人之间的“活法”都不一样,不爱运动、爱吃肥肉、爱喝酒的老人还不少。
最近,有一个介绍湖南104岁老人(女性)生活现状的视频,在各地广为流传。老人共生了三男、三女,现在还能谈笑风生,行走自如,且每天都要打牌,每天还能帮女儿看店,卖商品。她的养生之道就是“豁达”,打牌输了不难过;每年都要给儿、孙、重孙辈发压岁钱,每人发100,今年要发200。又据网上介绍:重庆的甘少奎(女)老人,生于清末,现年113岁。问她怎么能活过百岁?她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每天要喝酒、吃肥肉。网上介绍,苏格兰长寿老人嘉兰,在她109岁生日那天,有人问她长寿原因,她说了两条:多喝粥,少碰男人(她终生未婚)。可我国已故文坛老人文怀沙,曾先后结过5次婚,照样活到108岁。
长寿没有秘诀,只有长寿的方法和途径,即通常所说的长寿之道。我有一位忘年交庆君,在看完我写的一篇质疑“世界卫生组织长寿秘诀”的博文后,在“评论”区里写道:“看到秘诀二字,第一反应就是江湖骗子。”他说得很对!“秘诀”二字不是随便能用的。所谓“秘诀”,按“百度”的解释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不公开的技巧、方法和策略。”对照这个解释,就以一些人捏造的所谓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个“养生秘诀”,除了“异性拥抱”外,其余19个“秘诀”,都能在《黄帝内经》,或在《千金方》;或在《本草纲目》;或在《道藏》里找到,哪里是什么秘诀?在中国,我们的古人,非常重视养生,也非常善于积累养生经验。中国人多,研究养生的医生,研究养生的宗教界人士也多,因而,人们可供选择的养生方法也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养生、长寿有方法,就是没有“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