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要被“顺其自然”所误导

近一二十年,“顺其自然”这个词组,不断被广泛运用。在老年群体中,只要涉及到退休生活这样的话题,最常听到的就是“顺其自然”四个字。“顺其自然”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的生活才算是“顺其自然”?则含糊其辞,没有往下细说。如果作一点猜测,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人所指的“顺其自然”涵盖了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无拘无束,优哉游哉这些内容。如果我的猜测有几分对,那我觉得对“顺其自然”的理解与本意并不吻合,有必要做一点探讨。
“顺其自然”的“顺”,指的是遵循、不人为干涉;“其”,它的、事物的;“自然”,自身的规律。“顺其自然”,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有学者在《庄子. 应帝王》中找到了相似的论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者,天下治矣。”“物自然”就是道家所说的道,即自然规律。整句的意思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带半点私人偏见,就天下太平。后来人们把“顺物自然”,演变而为“顺其自然”。《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苻坚(前秦第三位君王)夫人劝谏苻坚要顺应自然而治的一段话:“黄帝服牛乘马,因其性也;禹浚九川,障九泽,因其势也;后稷播殖百谷,因其时也;汤、武帅天下而攻桀、纣,因其心也;皆有因则成,无因则败。”苻坚夫人列举了黄帝根据牛马习性进行驯服、夏禹根据地势对洪水进行疏导、后稷根据时令教民种植、商汤和周武根据民意消灭了夏桀、商纣,都是因为顺应自然规律而获得成功。这是在治理国家层面讲顺应自然;在个人养生方面,古人也讲“顺其自然”。上古时期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顺应自然。《黄帝内经》强调“起居有常”,要求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讲的也是要顺应自然。
古人在谈论“顺其自然”的时候。并不是无所作为地“躺平”。我国出版的《道藏》以及一些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都记载有许多根据人体特点编制的健身导引、养生气功,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等。说明在养生方面,不能只讲“顺其自然”,还要根据人体成长规律有所作为。
有人说,“顺其自然”有其两面性:有时会对人有所帮助,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不执着,不强求;有时也会误导一些人,让人在生活中没有目标,因循苟且。还有一些人,以“顺其自然”为名,无所作为,得过且过,还侈谈“顺其自然是人生最好的态度”;“让一切顺其自然,你会收获内心的平和”;“顺其自然是健康的活法”……他们口口声声讲“顺其自然”,无非是在自欺欺人,作为因循苟且过日子的遮羞布而已。
我们老年人讲“顺其自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知道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四个阶段,在“老”、“病”、“死”面前,不必恐惧,这是人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我在2005年(时年75岁),根据自己的精力、体力,决定不再接受学校返聘;决定不再在单杠、双杆上练力量,改练俯卧撑。我认为这就是“顺其自然”。从2023年开始,我走路不像过去那样稳当。我没有恐惧。90多岁的人了,还能像小伙子那样?但人是要动的,这是人的成长规律。我不能因为走不稳就不走路了,不能走快,走慢一点就是了。这也算是践行“顺其自然”。人老了,不必有什么抱负,但要有一个生活目标,不能糊里糊涂过日子。我的生活目标,就是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为此,我合理饮食,我天天锻炼,我规律生活,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不抽烟,不打牌,每天写一篇千字左右的微博,每天中午饭后喝一两保健酒……我生活节奏不快,但很规律;不争分夺秒,但不虚度光阴。这也算是“顺其自然”。我尊重“顺其自然”,并身体力行,但也不被“顺其自然”所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