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954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看脖

(2023-12-14 06:11:13)


不管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在城镇或在农村,有了病去医院挂号就诊,通常都说“去看病”。如果挂的是西医号,医生都会根据病人主诉,进行不同标本的化验以及各种物理的检查,然后根据标本化验和物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处方。有人调侃说,到医院看病(基层医院除外),不管大病小病,都要给你开化验或检查单;医院级别越高,化验、检查设备越齐全,化验项目和检查项目越多,报告单也就越多。等到化验或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才能给你诊断、处方。如果挂的是中医号,医生会问问病情、看看舌象、切切脉,随后也会开出标本化验单或物理检查单。有人调侃说,这叫“中西结合”。现在到医院看病,还没有拿到处方,就已经花了一大笔化验、检查费用,还要花大半天时间等待化验、检查。到医院看一次病,费时、费钱,真难啊!

在没有任何化验和检查设备的古代,我们的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我从一些古籍里获悉,先秦时期的医生,给病人看病主要靠两只眼睛和一个脑袋,即中医“四诊(望闻问切)”里面的“望”。“望”是最早的诊断手段,也是“四诊”里面最主要的手段。最近,我在纸质书上和网上看到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给齐桓侯看病的故事。扁鹊就是靠两只眼睛以及多年的行医经验,从桓侯的脸色,看到桓侯已经罹患疾病了。

扁鹊(公元前407-公元前310),齐国人,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擅长望诊,著称于世。有一次,他在齐国王宫见到齐桓侯。扁鹊说:“君有疾,在腠理(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部位),不治将深”。桓侯说:“寡人无疾。”说完便离开了。过了五天,扁鹊见到桓侯,郑重地说:“君之疾,在血脉,不治将深。”桓侯仍然不理会。过了几天,扁鹊见到了桓侯又说:“君之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听了有点烦。又过了几天,扁鹊见到齐桓侯,一看他脸色,吃惊地溜走了。桓侯见状,便派人追问。扁鹊说:“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所以无请。”意思是说,刚发病的时候,在腠理、在血脉、在肠胃,用汤熨、用针石、用醪糟就治了。现在病情发展到了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没有办法了。所以,我也就不再请桓侯治病了。不久,桓侯病发,去请扁鹊,扁鹊已经去了魏国。桓侯终因病深,医治无效,便离开人世。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古人,在没有任何化验、检查设备的情况下,凭靠眼睛看,脑子想(分析),就能为人治病。这要有经年累月的经验积累。但愿现代医生,也像古代医生,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各种仪器就能诊断处方,给病人节省一点时间、一点检查或化验费用。

闲话“看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