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东施效颦”

几天前,我写过一篇《是“邯郸学步”还是“邯郸学舞”》的博文;今天,想写一写与“邯郸学步”大意相同的成语“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是出自《庄子. 天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这样写的:“西施病心而颦(音pin 皱眉头),村东丑女见而美之,亦捧心而效颦。富人见之,闭户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东施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意思是说,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在村里走着;村东的丑女东施看见了,觉得(西施)很美。回家以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皱着眉头,在村中走着。有钱人家看见了,紧闭家门,深居不出;贫穷人家看见了,带着老婆孩子远道而去。东施只知道皱着眉头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着眉头之所以美。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向别人学习要有一个正确态度,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盲目仿效。西施本来就是美女,即便捂心皱眉,仍然妩媚动人;而东施本来就是一位丑女,模仿西施,不但不美,反倒变得更丑,把富人、穷人都吓跑了。
写到这里,捎带讲讲西施和东施。
据史书介绍,西施的真名叫施夷光,浙江诸暨苎(音zhu,四声)梦村人。施夷光住在西村,人们称她为西施;丑女住在东村,则被称为东施。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她们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代表着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些代号,都有一段故事。例如“沉鱼”,是指鱼儿看见了正在溪中涴纱的西施容貌,忘了游动,都依次沉入水底;“落雁”是指大雁看到行进在“和亲”路上弹奏琵琶的王昭君,忘了拍打翅膀,而纷纷掉落在地;“闭月”是指天上的明月见到貂蝉,自愧不如,慌忙躲进云里;“羞花”是指御园的花树见到杨玉环,也觉得不如人家艳丽,都羞于绽放。
西施是中国古代的美女,毋庸置疑。直到现在,我们还把西施当做美女的代名词。例如在生活中,就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样的谚语。西施不但美,而且按照范蠡设定的美人计,帮助越王勾践报仇雪恨,灭掉了吴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西施故里诸暨苎蒙村,已经成了AAAA级旅游景点。建国后,以西施为题材拍摄的电影、电视剧、歌剧、舞剧,多达21部。
西施怎么样死的?有好几种说法。人们比较倾向于西施与范蠡乘船而去,去到哪里?有的说去了安徽、上海,有的说去了湖北、四川。上述这些地方,据说都有西施范蠡的合葬墓。究竟在哪里?谁也说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