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说的是一次被蛇咬了以后,多年以后,还会对像蛇一样的井绳产生恐惧。这句谚语,描述了被蛇咬了以后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常常用它来说明一个人吃过亏,受过骗,遇到过不测之后,就谨小慎微,处处设防。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或者说是一种本能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条件恐惧”。
11月5日早上,我因为在晨练时不慎碰到路边石板,差一点摔倒在地,出现伤情;第二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题目叫《“贵人”出手,化险为夷》的博文,讲述了我遭遇险情的始末。博文发出后,一些亲友纷纷在“评论”中留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走路时,要找平路走,一定要小心”、“真是有惊无险,望今后多加小心”,建议我“要结伴出行”、“可以像外国老年人那样,两手持登山杖助行”……亲友的建议,显现了对我完全的关心,我心存感激。
在亲友的关心、叮咛下,这几天,我在晨练时,走起路来,特别小心,深怕再被绊倒。在小雁塔园区走圈圈的时候,我还会拉着练友的衣服角角,权作“拐棍”,预防摔倒。事后细想起来,似乎小心过头了,真的到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地步了!
我在反思之余,想起了一句也流行很广泛的成语:“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挫折;智,见识。成语的意思是、经受一次挫折,便增长一分见识。心理学家说,一个人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经受挫折之后不再进取。我们应该敢于面对挫折,从挫折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行。这句成语,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来得积极、乐观,有“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意思在。我欣赏这句成语。
也有好心的老年亲友,看我已经年过90,劝我不要走步健身了,就在小雁塔南广场活动活动,别再不小心又摔一跤。这个意见很中肯,绝对出于对我安全考虑。但是经过权衡以后觉得,出现一点险情就不敢走步,不就是成语里所说的 “因噎废食”吗?
“因噎废食”,出自《吕氏春秋. 荡兵》中的一段话:“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意思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我因为在一次走步中差一点摔倒,就再不敢走步健身了,这与“因噎废食”一模一样,未免也太荒谬了。我不能、也不应该这样。正确态度,应该是吸取上次走步时不专注、不小心、以致出现险情的教训,以后走步时再不要疏忽大意,要多加小心,防患于未然就是了。
在晨练时经历险情之后,可以有上述三种对待办法。对比之下,我觉得: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因为在走步时出现过险情就不再走步健身;也不必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样小心过当,寸步惟艰;最好的做法,就是朝着“吃一堑,长一智”的方向努力,在吸取教训的同时不停步,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