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铺叫啥?

昨天(8月16日)早上,我在结束晨练往家走的时候,在体育场北路西段南侧,看见一家还没开门营业的商铺门脸,挂出了一块崭新招牌,全是英语字母(见附图)。三四十年代,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学过六年英语,我竟然认不出几个单词,不知道这家店铺的名字叫个啥。是外国人开的店?是给外国顾客服务的?我不知其详。
按一般常规,不管是在商业区,或是在过往的大街小巷,凡是经营商品的门店,都有一块挂在门脸上的“招牌”,如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一样。“招牌”,就是这间店铺的名字,用以与别的店铺相区别;更主要的还在于告诉顾客我经营什么业务、有什么特色,以便招引和激发顾客来我这儿的消费要求。因此,聪明商家非常注意“招牌”的取名,让顾客好读、好记;做的牌子,力求设计新颖,颜色亮丽,写的字要好认、好看。来自境外的、在我国落户的一些商铺,也非常重视广告的营销功能。这些外来户,除了用他们本国的文字书写店名外,都毫无例外地再用汉字写出他们的店名。例如常见的快餐店“肯德基”、“麦当劳”;例如现在在西安太古里“驿站”经营的“素饮糖人”,都在本国文字之后写出汉字(见附图)。这既符合中国的有关法规规定,也便于更好吸引不懂外语的中国顾客。做双语“招牌”,外国商家都懂得做的事,我昨天看到的这家门店,却挂出了一个汉字都没有、全是用外语写的 “招牌”。我不知道这位老板是因为不谙经营之道,还是故意别出心裁,有意显示这家店铺的“高、大、上”。在我国国内的店铺招牌,似乎有“不得使用含有汉语拼音字母、外国文字、标点符号”的规定。如果有这样的规定,这家店铺不是有意违规了吗?
我为了多了解一些这家店铺的情况,昨天下午,我专门来到这家点铺。店里还在做装修的收尾工作,没有顾客,但一眼就看出是经营咖啡、小吃的。我心想,就凭这点空间,与这家店铺门当户对、仅一街之隔的西安太古里经营的“素饮糖人”相比,差距太大了。“素饮糖人”里面的空间,大得出奇,上下两层,装饰得非常温馨优雅、安静舒适,非常适宜朋友相聚、情侣说爱、学子研讨、老人休闲。如果这家店铺,在饮品质量、销售价格、服务态度等方面有过人之处,或许能招来顾客;否则,是无法与“素饮糖人”相抗衡,尽管打着洋品牌。
我小区门口的体育场北路,从东到西,约300米,几十年来,还没有过喝茶、喝咖啡的商铺。去年,西安太古里经营咖啡的“素饮糖人”开业;一年之后,又有一家不知名字的咖啡店落户。体育场北路转眼就变样了。但出于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尽管就在家门口,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我的邻居、我的同龄人去光顾、去消费、去享受。是消费不起还是观念太落后了?我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