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乐喜欢“盘坐”

前天(8月17日)晚上,我收到了外孙女给我发来的一张她的宝贝儿子小可乐“盘坐”的照片(见附图)。娃娃的坐姿很放松、很自然,表情显得也自信、愉悦。我同孩子的太姥姥看到照片后都非常高兴。孩子既然喜欢“盘坐”,我就从相册里把我2019年拍摄的三种坐姿的“盘坐”照片给他发去(见附图),并在微信里告诉孩子:第一种姿势(散盘)比较容易学会;第二种姿势(单盘)比较难学会;第三种姿势(双盘)最难学。简单介绍完后,我让宝妈问问小可乐喜欢哪种坐姿。他跟他妈妈说,他喜欢第三种姿势(即双盘)。我没来得及问他喜欢的原因。我估计,可能觉得“双盘”姿势好看;或者孩子已经萌生了一点倔劲,偏要喜欢比较难学的“双盘”。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对于一个只有4岁的孩子,能对“盘坐” 有兴趣,绝对是一件好事。
通常,“盘坐”姿势分三种:一是“散盘”,即把双腿交叉放在垫子上,不需要把一条腿放在另外一条腿上(见附图2);二是“单盘”,即把一条腿放在另外一条腿上,佛教叫半跏趺坐,瑜伽叫半莲花座(见附图3);三是“双盘坐”,即右腿放在左腿上,左腿放在右腿上,佛教叫跏趺坐,瑜伽叫莲花座(见附图4)。“双盘坐”,要求两只手的手心向上,两只脚的脚心向上,头正直,头顶向上。有人把这种现象叫五心朝天。养生界很重视“五心朝天”。在他们看来,手心有劳宫穴,脚心有涌泉穴,头顶有百会穴,这三穴,都是养生要穴。所以,养生家十分重视“双盘坐”。
“双盘坐”又被称为“七支坐法”:1. 双脚跏趺;2. 脊柱正直;肩宽;4. 手结定印于脐下(或在膝盖上);5;头中正;6;双眼微闭;7. 舌抵上颚。
“盘坐”,也叫静坐、打坐、跏趺坐、莲花座、禅坐,在养生界、宗教界、武术界、学界等,都受到青睐。他们看重“盘坐”,除去宗教意义外,在于“盘坐”能使人消除大脑疲劳,改善血液循环,心神宁静,抛却烦恼,疏通经络,祛病健身。宋朝人张元干在《蝶恋花》中写过这样一句词:“歌舞筵中人易老,闭门打坐安闲好。”现代医学也证明,每天10-20分钟“盘坐”,能放慢下半身血液循环,等同于增加了上半身(特别是胸腔和脑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通畅呼吸、增加脑部供血,让人神清气爽。但医生也告诉我们,每次“盘坐”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腰肌劳损、下肢血栓、膝盖软骨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