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年钟声来自哪儿?

(2023-08-17 06:10:03)


前天(815日),我写了一篇“博文”:《小雁塔有一口不寻常的大钟》。今天,打算写写悬挂在北京大钟寺里的中国“钟王”永乐大钟;因为每年春晚敲响的新年钟声,就来自大钟寺里的“钟王”。

永乐大钟,本名叫“华严钟”,于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铸成。据介绍,最初,永乐大钟悬挂在北京的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至“觉生寺”,即今大钟寺。永乐大钟通高6.94米,最大直径3.3米,钟重46.5吨(西安小雁塔营造“雁塔晨钟”的、铸造于清康熙年间的那口大钟只有8吨),形大体重,没有其他古钟可比。永乐大钟钟体内外鋳有经文22.7万字,这也是其他古钟没有过的。声学家说,永乐大钟具有第一流声学特色,振动频率极为丰富,由最佳泛音系列组合而



成,低音衰减慢,在较好条件下,声传百里;其声纯厚绵长、圆润洪亮。永乐大钟如此形大体重,又有那么多铭文,钟声又那么圆润洪亮,尾音可长达2分钟以上,余音不绝,被荣称为“钟王”,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每年春晚快到零点时,晚会主持人就与观众一起,开始倒计时的“读秒”。当读到“0”的时候,大钟寺的的新年钟声就响起来了。钟声浑厚、悠扬,随声传递的是对全国各族人民一声声的新春祝福,更是一声声对世界一切美好的真情呼唤!

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古钟出现于殷商时期,是作为“礼乐”中的打击乐器的一种。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战国时期铸造的。东汉末年,佛教东传中国,到了南北朝时期,佛寺林立,犹如唐朝杜牧所描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佛教寺庙,钟是他们的法器。所以从南北朝开始,只要有寺庙的地方,就会有大钟。北京的“觉生寺”、西安的“薦福寺”都有用于做法事的大钟。北京市原先的“觉生寺”(即现在的大钟寺)专门收藏了从各地寺庙中收集来的大小古钟,命名为“大钟博物馆”。据报道,19863月,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古钟博物馆共展出从先秦以来的各种类型的展品400余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宋、元、眀、清时期先后铸造的40口大钟(见附图);学者们介绍说,中国的古钟大体分四种类型:用于礼乐的乐钟,如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用于报时的更钟,如西安钟楼的古钟;用于炫耀朝廷威严的朝钟;用于宗教的法事钟,如觉生寺的永乐大钟。目前,各地存放的古钟,早已失去了它原先具有的各项功能了,但它告诉我们,我们的古人具有无穷智慧,在没有任何现代科学、现代仪器的支持下,凭借多年经验,合理处方、精湛打磨,制造出几吨、几十吨、音色圆润浑厚的古钟。西安小雁塔铸于清康熙年间的那口重8000公斤的古钟,是由陕西富县的一群村民铸造的。46.5吨的永乐大钟,从铸造厂制成,然后悬挂在觉生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我们的古人做到了。面对大钟,我们不能不敬佩,并会异口同声地说:“真了不起!”

新年钟声来自哪儿?

新年钟声来自哪儿?

新年钟声来自哪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