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共赴书香之约!

人人都要学习;但学习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内容、各有各的方法。我国古代,有着许多勤奋苦读的事例。例如:东汉孙敬的“头悬梁”、战国苏秦的“锥刺股”、西汉匡衡的“凿壁偷光”、西晋车胤、孙康的“囊萤映雪”;我国古代,还流传下来许多激励学习的格言或诗篇。例如:汉代乐府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杜甫也提倡读书。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我国广大农村,自古以来,一边耕田、一边读书的“耕读文化”,培育了许多有用人才。以前,在农村见得最多的春联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国的读书传统,历经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仍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在西安,大概从2006年开始,每年从“世界读书日(4月23日)”那天开始,启动“读书月”活动;陕西省大概从2013年开始,把“孔子诞辰纪念日(9月28日)”定为“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并开展为期一月的阅读活动;从2020年3月25日开始,陕西省“数字文化网”上线,为全县各地提供了方便的阅读条件。可以设想,今年6月到11月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我们陕西地区,在原有“读书月”、“阅读文化节”开展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文化网,必将得到顺利开展。
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什么是“教育数字化”?有学者解释,就是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推进教育数字化,实际上也是在推进教育变革,从而实现“人人能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们都来投身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共赴书香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