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顺其自然”?

在平日里,经常能听到或看到“顺其自然”这个词,尤其在朋友圈里,常常看到一些养生家们教导人们要如何如何“顺其自然”。他们说,一个人如果能顺其自然,就能活得自然、自在;如果能保持平和心态,不着急、不执着、不盲从,就是最好的养生。怎样能做到“顺其自然”?怎样才能报持平和心态?养生家们闭口不谈。最近,我在朋友圈里又先后看到三篇谈“顺其自然”的文章:《人生的下半场:顺其自然》;《生命的美丽在于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深度好文)》。仔细阅读后,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光谈每个人都要学会“顺其自然”,学会“难得糊涂”,学会“内心淡定”。至于什么叫“顺其自然”?怎样才能学会“难得糊涂”、“内心淡定”,也是一概忽略不谈,想学都无从学起。
“顺其自然”是一个成语。从语法结构分析,它是动宾结构:“順”是动词作谓语;“自然”是名词作宾语。成语的意思是,顺应自然法则,不要人为去干预。对“顺其自然”的理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理解。为什么会有不同理解?问题出在对“自然”的理解。我从辞书上了解到,“自然”是个多义词,它可以被解释成自然界,或理解为自由行事,或不做作,或专指规律,也可当作副词,作理所当然讲。在“顺其自然”成语中的“自然”应该当作什么来理解?不少人把它当作“自由行事”来讲,即自己想干啥就干啥。我认为,应该把它当作“规律”来理解。例如:口渴时,面对一杯开水,喝的时候,只能按照一般规律,用嘴吹一吹,一小口一小口喝,这才不至于烫伤嘴、烫伤食道;有人主张睡觉要睡到自然醒,这叫“顺其自然”。其实,这是违反自然规律,不叫“顺其自然”。医学常识告诉我们,睡觉睡多了,对人有害;睡觉睡少了,也不利健康;在吃的方面,不能凭自己爱好,想吃啥就吃啥,而是应该讲求“合理”,荤素搭配,按时按量;人人都知道运动有利于健身,但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长期坚持不容易,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惰性,如果“顺其自然”,想动就动,不想动就不动,势必出现三天打鱼七天晒网现象,不可能收到健身效果。从以上简单的日常生活分析,能让我们感悟到,“顺其自然”,应该是顺着事物的规律办事。你想健康,就得“管住嘴”,而不是想吃啥就吃啥;你想健康,就得“迈开腿”,而且要持之以恒。
只有当我们了解到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才有可能具有淡定心态,从容以对,取舍自如。
千万别把“顺其自然”看作“为所欲为”;也不要把“顺其自然”看作无所作为。按自然规律办事,经过努力,仍然达不到预期目的,那也不必强求。例如,你经过长期健身活动,健身状况还不如人意。这时,你别气馁,别埋怨,“顺其自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