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的“轻罗小扇”!

(2023-05-06 06:27:50)


 

“轻罗”,质地轻盈、质量上乘的柔软丝织品;“轻罗小扇”,就是用这样的丝织品制作成的小扇(团扇)。唐朝人杜牧写过一首《秋夕》诗。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中“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猛然一读,特别浪漫。善于捕捉商机的人,就以这一诗句的前半部分“轻罗小扇”做招牌,在日前举办的“安仁坊集市”上,租了一个摊位,展示并销售他们制作的“轻罗小扇”(见附图)。

二十年前,我曾经给我小时候的外孙女、孙子教过杜牧写的《秋夕》这首诗。这首诗被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收入专门为小读者阅读的《唐诗三百首》。因此,我给她(他)们教读这首诗的时候,主要突出诗中的女孩手拿扇子捕捉飞来飞去的萤火虫的欢乐场面,以至于小家伙要我帮他们也去找来萤火虫。其实,这位宫女在深秋夜晚手拿扇子扑打流萤,不是在取乐,而是在排遣孤独,驱赶寂寞。跑累了,夜深了,这位宫女,还孤单单地坐在台阶上,仰望天空,看牛郎织女。有学者分析,宫女仰望天空,主要在想:牛郎织女,尚且每年七夕之夜能鹊桥相遇,而我这位被遗忘的宫女,一年一次宠幸的机会也得不到。相比之下,哪能不难过?许多评论家都说,在《秋夕》这首诗里,杜牧没有出现“孤独”、“寂寞”、“哀怨”等词汇,但字里行间,却充满着宫女的不幸,哀怨与期望,相互交织,从一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轻罗小扇扑流萤”,涉及到了萤火虫,那就再来谈谈萤火虫吧。动物学家说,萤火虫不是一个品种名称,而是对能发光的昆虫的总称,有2000多个品种,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萤火虫之所以能发光,学者说,是因为萤火虫的腹部有“特化”的发光器;萤火虫的蛹、幼虫、成年虫都能发光,是一生都能能发光的昆虫。萤火虫发出的光,有黄色、橙色、红色、黄绿色等多种颜色的荧光。萤火虫独特的发光行为,使之成为重要的观赏性昆虫。据介绍,萤火虫的发光机理,及体内的荧光素酶和荧光素,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

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离开福建老家以后,再也没有看到过萤火虫了;因为在城市里,没有萤火虫的生存条件。小时候,在夏天夜里,在空旷的野外,随处都能看到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一闪一闪,非常美。也就在那个时候,听到过“囊萤夜读”的故事。“囊萤夜读”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讲的内容是,东晋时候一名叫车胤的大臣,小时候家境很贫穷,买不起油灯读书。于是,每到萤火虫“出动”的时候,车胤就会去扑捉萤火虫,装入一个白色布袋里,到了一定数量,就挂在房子里,依靠萤火虫发出的荧光读书。天道酬勤。车胤终于成才,当上了东晋大臣。

讲完“囊萤夜读”之后,应该再讲讲“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这两个成语故事,我在小时候是经常听老师、听大人讲的励志故事(还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的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的大经学家匡衡小时候刻刻苦读书的经历。出生在今天山东省枣庄市峰城区的匡衡,小时候也因为家境贫困,买不起蜡烛读书,他就偷偷在与邻居相连的一堵墙上凿了一个小洞,通过小洞照进来的光读书,最终,成为西汉时期的一位大学问家。

难忘的“轻罗小扇”!

难忘的“轻罗小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