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

昨天(4月11日)下午,学校党委宣传部在2号行政楼1号会议室,召开了“提升作风能力,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座谈会。座谈会由宣传部部长张朝阳同志主持,教师(含辅导员)代表、学生(含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以及团委、学生会、民主党派的干部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我作为被聘请的“体育文化传播人”,也应邀参加了座谈,并做了主旨发言。我主要结合个人在与体育相伴近70年中,由不懂体育到喜欢体育,再到与体育全身心地结缘,以及与体育结缘后,给我带来健康与事业的双丰收。我感恩体育!我的发言结束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参加座谈会的老师、同学,先后作了发言。其中一位来自学校体育教育学院的学生会干部,谈到了他在专业学习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即如何能持之以恒地常年坚持运动实践。这个问题,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实际问题,是每个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但后来被我解决了。因而我在他的发言之后,谈了一些我的看法和做法。限于时间,谈得过于简单,意犹未尽,借此机会,再作一些补充,与焦同学共勉。
持之以恒,不光是学习体育需要,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掌握任何一门技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长时间的、从不间断地、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学校任老师的的学生能夺得全国蹦床冠军,不经过常年持续地、无数次地重复练习,哪能摘取金牌?我从学习中获悉:马克思花了40年才写成《资本论》;达尔文花了20年才写成《物种起源》;西汉的司马迁,用了13年才写成《史记》;明朝的李时珍用了27年才写成《本草纲目》。全国蹦床竞赛金牌获得者,《资本论》、《物种起源》、《史记》、和《本草纲目》的作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素质,那就是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这个毅力,都来自于他们心中的伟大目标!任老师及其学生是怀着要在全国蹦床冠军赛中夺冠的目标,成年累月刻苦认真地训练。天道酬勤,终于如愿以偿,收获了全国冠军!司马迁曾经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因为“李陵事件”,遭受“宫刑”。但他为了继承父亲司马谈编写一部史书的遗志,以屈原在被放逐以后,继续写了《离骚》、左丘在双眼失明以后,坚持写完《国语》为榜样,忍辱负重,历经13年,终于编写了52万字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我也面对焦同学的问题谈到,五十年代分配到学校工作以后,老师、同学们的肌肉都很发达。本着也想练练肌肉的意愿,我跟着同龄老师在体操馆,通过双杠、哑铃,来增长肌肉。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想长肌肉,因而给了我动力。几十年来,没有中断过练习,以至于我的上肢肌肉,虽年过90,还没有出现明显萎缩现象;坚持练“靠墙蹲”,也让我的股四头肌,到现在还很丰满。
心理学家们说,毅力是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种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它会发挥巨大作用。在生活中,我体会到,毅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坚持不懈和雄心壮志。宋朝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就是我们所说的毅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桥这首《竹石》诗,也不妨读一读,也许能得到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