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妇翁”到“泰山”

在西安乃至陕西地区,男女结婚后,把对方的父母,都叫爸、叫妈;但在书面语言上,或与人交谈时,女方称男方的父母为公公、婆婆,男方称女方的父母为岳父、岳母,或丈人爸、丈母娘,或泰山、泰水。现在就先谈谈男方怎样称呼妻子的父亲。
根据史书上的介绍,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丈夫对妻子的父亲,大多称之为“妇翁”。“翁”是对老者的尊称,如渔翁、不倒翁、卖炭翁等等;“妇翁”,就是妻子的父亲。唐朝以后,随着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先后去泰山“封禅”,丈夫对妻子父亲的称呼,便与泰山挂起钩来了。请看晚唐时期的志怪小说家段成式(803--863)在《酉阳杂俎(音zu,第三声)》中写下的一段话:“明皇(即唐玄宗)封禅泰山,张説(念yue,第四声)为封禅使。(张)説女婿鄭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鄭镒因(张)説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鄭镒无词以答。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这段话的大意是:唐玄宗登泰山封禅时,宰相张悦担任封禅使。封禅归来后,按旧例,自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以下,所有官职都晋升一级,唯独鄭镒由九品晋升四级,成了五品官,并穿上了绯服。在唐玄宗大宴群臣时,唐玄宗看到鄭镒成了五品官,很惊奇,因此走到鄭镒跟前想问个究竟,鄭镒无言以对。坐在旁边的黄幡绰不怀好意地说,这都是借泰山之力啊!黄幡绰说的这句话,话里有话:表面上是说,晋升四级靠的是跟陛下去了泰山,实际上是在说,靠的是他妻父张说以权谋私弄来的啊!从此,用泰山比做妻子的父亲,就不胫而走,在京城传开了。
从唐朝开始,因为黄幡绰的一句话,把妻子的父亲称为泰山,基本得到认可。泰山为五岳之尊,因而又把妻子的父亲衍生为“岳父”。
除了称“泰山”、称“岳父”以外,在社会上,还把妻子的父亲称为丈人。把妻子的父亲称为丈人,却与泰山的丈人峰没有关系。把妻子的父亲称作丈人,据史书介绍,那是汉朝发生的事。《汉书. 匈奴传》中说:“匈奴单于称汉天子为‘我丈人’”。这是因为汉朝对匈奴实施了和亲政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从此,在汉朝辖地,也逐渐把妻子父亲称为丈人、老丈人,或丈人爸;把妻子的母亲称为丈母娘。至于妻子把自己的男人成为“丈夫”,那是远古时代的事。那时女子选择对象,首先要有一定高度,即1丈左右(折合现在的7尺)。“夫”,成年男子的通称。“丈夫”,就是指身高1丈的成年男子,后来成了妻子对自己配偶的专用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