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富贵”今何在?

“玉堂富贵”是一句带有祝颂意思的成语。“玉堂”,原指汉代皇宫里的玉堂院,后世专指翰林院。人们常用这成语,祝愿对方官职高升,富裕显贵。但民间,人们却用以指代3种花卉,即玉兰花、海棠花和牡丹花。玉兰花,花色洁白,品质高贵,是文学界的宠儿;海棠花,娇艳动人,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西施”、“貂蝉”的美称;牡丹花,高贵端庄,雍容典雅,被认为是富贵、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最迟从唐朝开始,人们喜欢把玉兰、海棠、牡丹三种花,栽种在庭院周围或宅院花圃中,既有欣赏价值,又有象征意义。2000年,在小雁塔园区兴建“西安历史博物院”时,在人工湖周边,在园区东侧,在古塔周围分别栽有白玉兰、紫玉兰、海棠、牡丹;在栽种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话的同时,也栽种了腊梅、红梅、报春花、紫荆、杏花、樱花、月季、桃花、李花、桂花、菊花……建筑方栽种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是否受“玉堂富贵”这一成语影响,不得而知。但应该指出的是,每到玉兰、海棠、牡丹花开时,驻足观赏、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尤其牡丹花开时,有些时间段,游人之多,到了要出动园区的“保安”参与维持秩序的程度。可是,你现在来到园区,再也看不到品质高洁的玉兰花、娇艳动人的海棠花和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花了,它们都被连根挖走了。挖到哪里去了?我不知道。
小雁塔园区里的“玉堂富贵”是2019年下半年以后消失的。2019年10月,作为“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工程”的一个项目,小雁塔暂时“闭门谢客”,正式启动“园区改造”工程。历时一年多后,2021年5月1日,才以改造后的新面目恢复对外开放。我作为小雁塔园区的常客,对改造后的园区,总的感觉是,只多种了一些草,多栽了几棵树,多摆了几条供游人休息的椅子,除此之外,乏善可陈。改造前人工湖里的成百上千尾的锦鲤不见了,湖中的喷水龙头不见了,园里的月季花不见了,“玉堂富贵”不见了……就以“玉堂富贵”为例。改造前栽种海棠花的地方,把海棠花挖走,换成了樱花(人工湖东岸栽的尽是樱花,没有必要把湖的北岸再种樱花);原先栽种的牡丹,全部挖掉,栽种绣球花了;不管是白玉兰、紫玉兰,一棵不留,全都被清除(包括月季花)。幸好我相册里还保存了几张园区里人工湖的照片,比现在人工湖的景色美多了(见附图)。难怪有人埋怨,园区改造,越改越糟,不如不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