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的祖籍在中国

昨天(3月23日)上午和下午,我分别收到了谭君和郭君发来的微信报道:谭君去了青龙寺看樱花,并发来了9张樱花图片;郭君在学校(西安体院)校园看樱花,也发来了9张图片。我分辨不清樱花品种,只知道它们都很美。
樱花真的很美,被认为是高雅、清秀的名花。樱花的适应性很强,耐旱,也耐高温,栽种地区很广。据报道,我国最北边的黑龙江和最南边的海南岛,都能看到樱花,只是开花的时间有差距而已(从2月到4月)。我国有10个地方的樱花,栽种的数量最多、品种也最全,被认为是全国10大樱花观赏地。西安青龙寺就是其中之一,其余9个观赏地,分别是武汉大学,北京玉渊潭公园,青岛中山公园,辽宁旅顺港,昆明圆通山,重庆南山植物园,广州百万葵园,南京鸡鸣寺,和杭州太子湾。这些地方栽种的樱花,有不少来自日本。例如武汉大学校园里的樱花,有 1972年日本首相赠送给周总理1000棵樱花中,由周总理转送给武汉大学的20棵;有1983年和1992年,日本友好单位,分别给武汉大学赠送的樱花100棵和200棵。再以西安青龙寺为例。1986年,日本佛教协会,一次性向青龙寺赠送1000多棵、11个品种的樱花。青龙寺,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的祖庭,也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1986年,日本佛教界专程来西安青龙寺,为曾经在青龙寺学习密宗佛法的空海和尚竖立纪念碑,同时给青龙寺赠送1000余棵、11个品种的樱花。这些樱花都栽种在青龙寺里,每年3月15日—4月15日都会迎来数以百千计的樱花参观者。
武汉大学和西安青龙寺的樱花都来自日本,这是事实。因而人们会由此推理,认为中国的樱花都是舶来品,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其实,事实真相并不完全如此。
我从学习中获悉,在全国各地,中国品种的樱花不少。例如:钟花樱花、垂枝樱花、重瓣樱花、麦类樱花、尾叶樱花、尾毛樱花、海南樱花、襄阳山樱花……但与日本樱花品种相比,相对少得多。这是因为日本非常重视樱花品种的培育。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从樱花的栽培历史看,我国远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樱花了。从唐朝诗人的诗作中就会看到,唐朝种樱花的人不少。白居易就写过涉及樱花的诗:“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删山樱满院栽”;“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元稹也写过樱花诗:“樱花树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据史书记载,唐朝人栽种的樱花品种中,已经有了垂枝樱、山樱、钟花樱等。
日本栽种的樱花,是在唐朝时候,由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团”的成员带回日本的。日本人编写、出版的《樱大鉴》就坦然说:“日本樱花原产于中国喜马拉雅山。”有学者指出:日本奈良时代(710--794),人们说到花,只知道梅花;到了平安时代(1151--1192).樱花已经取代了梅花。日本栽种樱花历史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但日本人后来居上,经过几代人、几十代人对樱花的精心培育,现在已经有了300多个品种(全世界有800多个品种),并把樱花定为日本国花,从冲绳岛到北海道,都栽种樱花;每年从2月到5月,从南到北,从冲绳岛到北海道,都能看到樱花。
樱花,从中国传入日本,又从日本传回中国。这并不奇怪。但我们应该知道:樱花的根在中国,樱花的祖籍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