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村又“飞”出一位大学生

明天(9月15日),我的侄重孙女萍萍,将由她爸爸陪同,驱车从厦门海沧住所到位于南安的闽南科技学院报到。这意味着从明天起,我的侄重孙女萍萍正式成了一名普通本科高校学生了。
我哥有19个孙子、孙女;其中,有6个大学毕业生,4个中专毕业生(1个师范毕业,1个中技毕业,2个护校毕业)。我哥还有37个重孙、重孙女、重外孙、重外孙女;其中,萍萍年龄最大。作为老大,萍萍考上大学,带了一个好头,为后来的弟妹们树立了一个学习标杆。这也是为什么萍萍考上大学受到众多亲人关注的原因所在。
萍萍,2004年出生于福建武平县中堡镇大坪村,一个典型的客家山村。她爸爸、妈妈在厦门海沧打工,从小跟随爷爷奶奶在山村长大,在村里小学上学。2013下半年,才从中堡镇大坪村来到爸爸妈妈身边读书。从四年级开始,到初中毕业,萍萍一直在海沧就近上学;读高中比较远,在杏林,要住校。爸爸妈妈都是工人,三班倒,腾不出时间辅导女儿学习,也没有足够经济,让孩子参加课外补习班,全凭萍萍自己努力,顺利完成学业,难能可贵!萍萍的语文、外语课程学得不错,这次高考都拿到了100多分;数学学得比较吃力,这次高考,只拿到了47分。萍萍体质好,也喜欢运动,高中阶段,曾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过200米跑第二名;400米跑第一名。课余时间,还爱打羽毛球。
萍萍即将就读的学校叫闽南科技学院,2001年创办,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闽南科技学院有11个二级学院,有31个涵盖理、工、经、管、文、艺的本科专业,学生8300余人。萍萍选择的专业是该校二级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下属的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与网络工程专业,同属“福建省省级特色专业”,是最受考生青睐的好专业。萍萍有幸入读这个专业,我为之高兴。
我作为萍萍的长辈,在她即将跨进大学门槛的前夕,有必要就大学的学习特点作一点介绍,供萍萍参考。
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人一生的重大转折,突出的表现在学习的方式、方法,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要受到老师、家长的严管和督促(包括不能带手机进教室)。到了大学,任课老师只作课堂讲授和布置课外阅读参考书,不会像中小学那样围着学生转,全靠自己学习、思考。很多学生来到大学,会觉得轻松自在,没有人盯着你学习,非常开心,因而有些学生也就放任自流,荒废学业,考试不过关,最后被退学。前些日子,北京中国计量大学徐江荣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给4000多名新生做了《立大德,善学习,强特色,开启“量大盲盒”》的报告。在报告中,徐校长就对“上大学轻松了”的认识,进行了批判,认为这是对大学学习的严重误判。徐校长说:大学学习是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学习;大学学习的首要任务是纠正以寻求标准答案为目的的应试学习方法,其最终目标是形成每个个体获取知识的模式、知识应用的经验和创新知识的方法。大学学习的主业就是完成学业,而不是在虚拟世界疯狂战斗。徐校长讲的这段话,讲得非常实在,非常有针对性。我特地摘录给萍萍,作为我对萍萍进入大学学习的“礼物”,希望永远铭记在心。
从明天开始,萍萍就是一名中国大学的学生。希望萍萍不辜负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培育和小学中学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所有长辈的殷切期盼,好好学习,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