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老了,哪一种活法好?

(2022-08-19 06:10:28)


 

人人都会老。老了以后该怎样继续生活?最近,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工研院许友耕写的《65岁时的生日感言》,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感言”里首先提出千万别做的6件蠢事:1. 万万不可自以为是,倚老卖老;2. 千万别说辛苦一辈子,想买地盖房;3. 千万别说辛苦一辈子,想买一部好车犒赏自己;4. 别把优先顺序颠倒,吃得下,拉得出,笑得大声,睡得安稳最为重要;5. 别再为自己人生设定目标 别再为难自己;6. 千万别误会自己来日方长,整天盯着养生保健节目看个没玩。谈完这6件事后,许君最后又“唠叨几句”:“想吃了就吃,困了就睡,爱干啥就干啥;你的生活,不需要百分之百的规律,没有谁规定你该几点上床,几点要起床,自由自在,不给自己加压力,就是健康的生活”。

几天后,我在朋友圈里又读到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运动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年届66岁的励建安在一次“讲座”做的《关于运动的利弊》的报告。“报告”围绕“运动就是生命”这个主题,通过“脑梗病”、“呼吸”、“气体交换效率”、“骨关节病”,深入浅出地讲到了不运动的弊病;然后从什么是“健康”,讲到“超量恢复机制”,再讲到他自己20169月做了骨折手术后第80天,在广州参加了马拉松赛,跑完了人生第一次“全马”!在报告最后,励主任又语重心长地说:“运动锻炼是一种修行,它不是娱乐。希望在座的各位,把生命活力延续到80岁、90岁、100岁!有质量才是活着!人生就是马拉松,不到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前前后后读完来自朋友圈里的两篇“博文”,获益不少。我佩服许君在“生日感言”里提到的“千万别做的几件蠢事”(共6件),说得很到位,很实在。他最后的“唠叨”,虽然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总体上我还是持肯定态度。他的这篇“生日感言”在网上发表后,受到许多老年朋友的点赞,这是必然的。

也许我是一个“体育人”,是一位从事多年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励君的“报告”,我得到的是更多的激励!我敬佩他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南京钟山老年康复医院的院长,对体育的功能了解得如此透彻!而他自己,通过骨折手术后的康复,切切实实验证了运动对手术后的功能恢复是多么的有效!一位60岁的老人,在大手术后的第80天,竟能跑完“全马”,太令人不可思议!他把运动锻炼看作是“修行”,他用自身的实践,诠释了“超量恢复机制”!他希望人们把生命活力不断延续,延续到60岁、70岁、80岁、90岁、100岁,“不到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说得多好啊!他还加了一句:“有质量才是活着”!言外之意,整天躺在床上,或无所事事地宅在家里,那不算真正地“活着”。

我目前的生活,就像许君说的“不再为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不再难为自己”,但还不敢放任自流,仍然规律生活,坚持运动,坚持学习、写作。在运动健身方面,有的活动已经减量(如走步),有的活动(如力量、柔韧练习)不敢减,还想体会“超量恢复机制”带来的喜悦。当下,我在夫人的帮助、支持下,正在践行励君所说的:“把生命活力不断延续”,有质量地再说几年!

人老了,哪一种活法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