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愈为什么要吃硫磺鸡?

(2022-08-17 06:15:45)


 

《礼记. 缁衣》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后来简化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意思是说,上面的人喜欢这样的东西,下面的人一定更喜欢。在唐代,那么多皇帝喜欢服食丹药,下面的皇亲贵戚、文臣武将、士人百姓,也必然会跟着炼制丹药、服用丹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被认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韩愈在那个大环境下,也不例外。

      我们对韩愈的了解,没有像对李白、杜甫了解得那样多。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成语,很多来自韩愈的文章。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坐井观天,落井下石,杂乱无章,蝇营狗苟,佶屈聱牙,驾轻就熟,摇尾乞怜,等等;还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他写的《马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来自他写的《师说》。还有一句诗,陕西人最爱背诵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就是这样一位“学术精博,文力雄健”、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因为幼年丧父,从小生活艰困,身体一直不太好。他36岁时,就已经是“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牙齿动摇”的人了;38岁时,“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45岁时,牙齿松动厉害,吃食困难,“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軟咽如牛饲”;“筵席谢不诣,游鞍悬莫骑”;到了53.“我齿且落尽”,成了满嘴没牙的人了。

韩愈虽然身体羸弱,未老先衰,但他并不甘于现状,寄希望于服用丹药,调理身体。他写信给在随州的朋友周员外,“乞取刀圭救病身”(“刀圭”,药物,不排除是丹药)。周员外给韩愈寄药了没有?我没有找到答案,但从宋朝人陶谷编写的《清异录》得知,韩愈吃上了硫磺鸡。《清异录》说:“昌黎公愈用硫磺末搅粥饭啖(喂养)鸡男(公鸡),不使交(不让与母鸡交配),千日烹疱(饲养1000日后宰杀烹煮),名火灵库。公(指韩愈)间日进一(隔一天吃一只)焉”。有材料说,韩愈听说硫磺能养生,但也知道硫磺有毒。因此不直接吃硫磺,只吃用硫磺喂养的小公鸡。隔一天吃一只,最终还是因硫磺中毒而毙命。本想长生,反而早死,年仅57岁。

在唐朝,死于服丹药的文人,远远不止韩愈 一人。写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的白居易,在他的《思旧》诗中,就透露了他的朋友因为服食丹药而离他而去。白居易写道:“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退之(韩愈)服硫磺,一病讫不痊。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杜元颖)得丹诀,终日斷腥膻。崔君夸药力,终冬不衣棉。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余不服食,老命反迟延。……”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韩愈、元稹、杜元颖、崔玄亮,都是吃过丹药而过早离开人世的,而白居易不服食,反倒活到75岁(772-846)。

文人服食丹药,除了白居易在《思旧》诗中提到的4个人以外,还有王勃、卢照龄、高适、贺知章、李白、杜甫、柳宗元、刘禹锡等著名诗人。在那个年代,服食丹药,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可喜的是,到了宋朝,这种局面,在痛定思痛之后,得到了遏制。

韩愈为什么要吃硫磺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