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954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做坚强,就会坚强”

(2022-06-22 06:04:54)


 

“故做坚强,就会坚强”,是一幅漫画的标题。画中有一位男子,从山下拾级而上,来到悬崖峭壁上,脚下是万丈深渊,看上去神态自若,还挥动右手。站在那儿,我估计,他不可能一点都不害怕,但他“故作坚强”,最终实现了他所想要的“坚强”。“故作坚强”,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暗示”。心理学家说,当一个人为了追求成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设想目标实现时的美好和愉悦。这种对美好和愉悦的憧憬,构成自我暗示,提供并促进积极向上、实现目标的精神力量。

“望梅止渴”,是历史上最典型的自我暗示的例子。讲的是曹操在率领部队攻打张绣的行军路上,当大部队遭遇酷热、广大官兵口渴难耐、寸步难行的时候,曹操竟然用“前面有一片梅林,果实累累”,来鼓动战士战胜困难,继续前行。为什么一说梅子就流口水,立即感到不口渴了?因为,每个人都吃过或听说过梅子很酸,所以,一说梅子就会流口水。这叫条件反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说,心理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上面谈到的“故做坚强”和“望梅止渴”,是心理暗示积极方面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心理暗示消极方面的例子。

我国医学界有一种说法: 癌症病人有1/3被治好的;有1/3被治死的;有1/3被吓死的。“被吓死”的那些人,可能受到心理暗示:即癌症没有特效药,得了癌症没法治,是绝症。因此“谈癌色变”,不是传说。一些人,一经被确诊为癌症,就吃不好、睡不好、心不安,神不定。结果,免疫力急剧下降,情绪失常,精神崩溃,在不长时间内就离开人世。

昨天(621日)晨练时,偶遇朋友魏君,她跟我谈到学校有些退休老师和职工,年龄并不太大,却成天为病所困,未老先衰(还没来得及细谈,有朋友找她,交谈终止)。虽然她没有把话讲完,但我理解她的意思,即人老了,退休了,要提起精神,不要被慢性病所困扰,该活动还得活动,从活动中增强体质,收获健康。作为体育学院的职工,本该知道体育的功效,为什么不到操场而去了医院?这又涉及到心理暗示的问题。

人老了,该不该参加体育活动?在社会上有过不同意见。我在网上就看到发表在2018729日《环球文摘经典》里《为什么说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里写的一段话:“人老了,不一定要走路锻炼。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们都不太运动,除了上下班从家里(家在校园内)走到办公室,从办公室走回到家里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活动,更不要说运动了,但90岁以上教授,还为数不少。”除了《环球文摘经典》里不主张走步锻炼的文字外,这些年,在自媒体里也流行着一些借老中医之名,宣扬老年人要多静养,少运动的观点,美其名为“保护元气”。这些说法,影响着一些本来就不爱活动、害怕活动的中老年人。他们有依有据地远离体育。与体育绝缘,其后果难免堪忧。这是来自外界的不良“心理暗示”,也是“心理暗示”的消极方面。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心理暗示”的两面性: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形成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带领我们去享受成功的喜悦;消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形成消极的心态和行为,引导我们去忍受失败的痛苦。

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让我相信“故做坚强,就会坚强”的真谛。因而在我的回忆中,因为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我享受到了不少成功的喜悦!

“故做坚强,就会坚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