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并非一无是处

落英,又称落红,是指从树上落下的花。从树上落下的花,意味着花的生命的结束,失去了应有的观赏价值了。但我们假若读一读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一首《浩荡离愁白日斜》中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会觉得落花并非一无是处:落花归根,化作春天泥土,为来年养护新的花朵。龚自珍也正是通过这个自然现象,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寓意自己辞官南归后,不在其位,亦谋其政,仍然不忘报国情怀。龚自珍的这两句诗,也常常被一些离退休老同志所运用,表达离开工作岗位后,还继续关心国家大事,为培育下一代言传身教。
落英(落红),不但能化作春泥,护花养花,而且还要在化作春泥前,闪耀出最后一点“光芒”,为游人提供视觉美!
昨天(4月7日),我在小雁塔园区晨练时,看到在人工湖南侧樱花树下的绿茵草地上,长出一朵朵小小粉红花,在小草衬托下,绚丽夺目。我走近一看,原来不是小草开的花,而是樱花树上落下的花朵(见附图)!“落花不是无情物”。落在草地上的樱花,似乎真有意把花心朝上,活灵活现就像草上新长出来的鲜花!
小雁塔园区栽种了不少樱花树,分别在园区多个点。从3月下旬陆续开花,一般花期13-20天。近几天,开始凋谢落花了。花开花落、如同潮起潮落,很正常。当我们眼看朵朵樱花从树上落下,免不了也会感叹花期太短了,还没看够就凋谢了!但绝不会有《葬花吟》里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样的伤感;更不会有“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的哀怨。
我昨天看到的落花,是樱花凋谢后的正常落花,所以能够看到落在草地上的花如同小草开的花一样。如果我们稍加注意会发现,很多落花是被春风春雨吹落的。唐代诗人孟浩然就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宋朝的黄庭坚也看到过“风吹雨洗一城花”的景象。花,“不得春风花不开”;可是,“花开又被风吹落”。这就是春天!
在很多文人眼里,把落花看作是一种自然界的“信使”,落花之后,展现的是一个更美的世界!宋朝的词作家就写下了很多花落以后大自然的变化。例如,吴礼之在一首词作中写道:“满地落红初过雨,绿树成荫,紫燕风前舞”;黄庭坚在一首词作中也写到:“落红满地花初歇,啼鸟一声花自闲”;还有晏几道,也在一首《菩萨蛮》写下“满地落英红,万条杨柳风”。
但对花落现象,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花开花落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在《浪淘沙令》中的一句词。南唐后主李煜在与宋军作战中,兵败被俘,赵匡胤没有杀他,反倒给他官职。尽管生活无虑,有吃有喝,但与被俘前养尊处优的生活相比,相差何止千里。因此,他用“花开花落春去也”,感叹由一国君主,变成屈居人下的“俘虏”,今昔对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当下,已经是暮春三月,也到“落英缤纷”时节了。没有了花,那我们就看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