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排泄这件事(五)——儿科专家给家长们的建议
(2008-12-18 11:38:22)
标签:
儿童排泄如厕育儿杂谈 |
分类: 其他育儿相关 |
儿科专家给家长们的建议
以上这些迹象表明他大概已经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了。然而,仅仅孩子就绪还不够,家庭环境也必须准备就绪:家里最近没有重大变迁,比如搬家、有新生儿、宝宝的看护人变换,等等。父母的心态也必须就绪,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具备足够的幽默感和无穷尽的耐心。有些孩子天性温和、好说话,有些孩子天性急躁、爱反抗,我们做父母的要全盘接纳,根据自己孩子的秉性,顺其自然,循序渐进。
其次,给宝宝挑选合适的小马桶或者安放在成人马桶上的儿童座,同时,准备好训练尿裤,或者,多准备一些容易穿脱的裤子。还可以备一些玩具人物当作示范、买一些相关图书给宝宝讲解。
在训练过程中,一定多给孩子鼓励和赞扬,不仅赞扬宝宝成功如厕,同时也要赞扬宝宝其他的成长和进步——比如主动洗手、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收拾自己的物品,等等,让他感觉自己长大了,要做大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成年人多给孩子做示范,帮助孩子体会自己身体的信号。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主动询问孩子是否要小便,但是如果孩子在马桶上坐不住,不要强迫他,给他来去的自由。
不要期待孩子很快就完全掌握主动排泄的所有技能。大多数孩子需要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往往前进两步、后退一步。接受孩子自身的成长时间表,不要将孩子和他人相比。
孩子有时候可能在马桶上端坐良久却什么也出不来,然而一下马桶就马上尿湿裤子;有时候他们每5分钟就要求去坐马桶,却不一定有所收获;更多的时候他们玩儿的忘乎所以,难免发生“意外”。切忌催促、斥责、惩罚或者羞辱孩子,牢记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出错的过程。孩子最终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你在他的错误面前心平气和、不动声色。
不要害怕孩子尿裤子就不给他喝水,也不要用药物(比如开塞露或者腹泻剂)来制造你所期待的后果。
不要跟孩子讨论这件事,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别人讨论这件事;不要把自己变成碎嘴婆子,成天念叨、敦促孩子上厕所。
不要把自主排泄上升到道德领域:这不关乎“好”或者“坏”,只有准备就绪或者尚未准备就绪。不要把卫生间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如果孩子坚拒不从,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他还没准备就绪。
不要轻言放弃。如厕训练的过程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没完没了,其实不然。即便最顽固的孩子也终有一天觉醒到:上厕所强于戴尿裤。
最后,如果孩子频频失误,或者出现便秘,家长们应该从以下可能性中查找原因:1、生活中的紧张因素,比如更换看护人或者开始上幼儿园所导致的分离焦虑;2、劳顿,玩儿了一天的孩子比较累,容易发生“意外”;3、家长给孩子施加了太多压力;5、玩儿得忘乎所以或者全神贯注,孩子忘了上厕所;4、尿路感染或其他病理因素,等等。
(“关于排泄这件事”,摘自《给孩子自由——中西理念冲撞中的早教》(修订版),全部转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