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唤醒与生命和生活相关联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的真实力量。唯有这样的唤醒方能引向真正的自由。——鲁道夫·施泰纳,华德福教育创建者
***教育学者评价华德福1***
每一位家长渴望自己孩子能得到的最好的一切,华德福教育全部提供。智性、想象力、自信心以及爱心的最全面发展,是华德福教育的目标。这个目标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对人类发展的全方位认识、智性与文化双重丰盛的教学大纲、孩子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知识渊博而爱心充沛的人。……华德福学校对孩子有着独特的理解、并拥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社会机构经验,值得那些真正关心教育和人类完整发展的人们严肃考虑。——道格拉斯·斯隆,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
***教育学者评价华德福2***
不是削足适履,而是量身定制,
不必咬牙坚持,只会意犹未尽,
不要寒窗苦读,只有乐此不疲,
不再仰仗专家,而是成为专家,
没有全年课表,上什么课你说了算!
没有老师的时候,同学们互为老师。
不仅课上学习,平时聊天就是支持力量。
小巫养育学堂,父母养育自己的地方!
【小巫按】《小巫教你讲故事》升级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其中“治愈系故事小屋”部分有整块的修改,今天把一部分内容转发出来,以便有旧版书的读者对照。篇幅所限,不可能将所有修订处全部发表,还是鼓励大家购买新版书啦!
治愈系故事
帮孩子度过心灵困境
什么叫治愈系故事
这类故事,原本通常称为“治疗性故事”。然而,一提“治疗”二字,往往令人联想到“生病”,随即联想到“打针、吃
(2015-06-20 10:47)
节选自《小巫教你编故事》开篇“一个长长的引子”
在一场讲座里,有位妈妈站起来提问:
我有四点疑问。一是,故事里有两次,小女孩向同伴和印第安女人炫耀妈妈的宫殿,小孩子会学的,这样是否对?二是,白雾轻轻地为她让开了道路,为什么要让开,是因为小女孩还是因为天气原因?三是,妈妈说不可以进入地下室,但是小女孩违背了诺言进入了地下室,这样小女孩会受到什么惩罚?四是,女王是否真的会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平民一起跳舞?(指“小巫教你讲故事”大型讲座开场故事“公主和印第安女人”,详见《小巫教你编故事》。)
闺女今天小学毕业啦!她在这所学校从幼儿园上到四年级(哥哥则在同一所学校从学前班上到五年级),五年级时转入哥哥当时就读的全京城数一数二的“高大上”国际学校,但她不喜欢这所牛气哄哄的学校,趁着哥哥离开该校赴美就读华德福高中,她也要求离开,转回原来的学校在我们家附近新开的校区,读完六年级,过了十分开心的最后一年。
今天上午,学校为三个毕业班(小学、初中、高中)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两周前,女儿班全体同学一致推选她代表小学毕业生致辞,西方称为Valedictorian,通常由品学兼优的明星学生担纲,属于可以写进简历的殊荣。典礼上,女儿自己撰写的精彩发言博得全场阵阵笑声(她身边那个男生把她的发言用中文重复一遍),典礼后两位校长给我说,这孩子气场十足,大家风范,已经准备好迎接人生更大的舞台。
但俺闺女绝非主流定义的“好”学生,她在四年级之前甚至都没怎么写过作业,每天放学后跑出去玩儿,吃完晚饭接着出去玩儿,也没有玩儿命赚取过什么特别的奖状证书。这个时期,恰逢我在系统地学习华德福教育,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每周去她班里进行一次教学实践,带给
【小巫按】最近收到几位学员的案例,都是关于放下控制的妄念后,接收到孩子赠予的“惊喜”。转转妈妈发表了如下两篇案例和感悟,用亲身经历充分论述恐惧导致控制、控制破坏沟通,而排除恐惧、放下控制之后,孩子和父母都获得力量、得到成长,问题也圆满解决。文字比较长,请大家耐心读完,小标题和重点为我所加。
一、放下恐惧,享受惊喜
4月25日去天津听了小巫老师的“无条件养育讲座”,讲座信息量之大,观念颠覆之巨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直观的戏剧表现形式,让我们意识到了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什么是好的养育、不同的依恋模式、家庭动力、孩子各项能力发展的途径、艺术养育、给孩子真爱......
哇,真想一个个让老师摊开来再多讲点。这些需要我一点点慢慢地去理解内化。这里说说对我自己感触最深的两个方面:
一是小巫老师的自身魅力,她尊重每个学员做为独立的个体,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认知,所以只是去分享,而不是一副“我是
【小巫按】关注华德福教育的朋友都知道,鲁道夫·施泰纳博士写过海量颂词,用于不同的场合,在华德福学校以及华德福教师培训当中,都会运用到颂词。目前市面上流传的中译文,大部分是从英文翻译而来,这么隔了一层,未免有失精准之处。这些年来,我在一些老师的帮助下,将部分常用颂词直接从德文翻译为中文,力求信、达、雅。部分译文曾经贴在豆瓣网“华德福教育兴趣小组”论坛里,帖子一多,难免被淹没。如今干脆整合成一个文件,微信微博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又及:我在一位德国人智学老师的帮助下,历时两年翻译的52首《心灵日历》,将择日另外发布。
又又及:个别颂词没有找到德语原文,仍然从英语译文转译,难免有差池,请见谅!
1、华德福学校低年级晨颂
Der Sonne liebes Licht,
Es heller mir den Tag;
Der Seele Geistesmacht,
Sie gibt den Gliedern Kraft;
Im Sonnen-Lichtes-Glanz
Verehre ich, O Gott,
Die Menschenkraft, d
【小巫按】小脆是“小巫艺术养育课程”黄埔一期学员,也是首届艺术养育讲师班学员。作为新手妈妈,她所经历的挫折、误区、焦虑,以及自我探寻、自我成长的历程和感悟,相信会在许多妈妈心里引起共鸣。
今儿讲的这个药,不是给娃的,是给妈妈们的。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焦虑的妈妈。也许你现在不焦虑,那可能你曾经焦虑过,可能孩子还没有出现令你焦虑的情况,可能你一直在焦虑只是自己没发现、不承认。
是的,我一直是这么以为的。我曾经是个焦虑的妈妈,而且是属于上面说的最后一种,没发现自己焦虑。
我的孩子是个早产宝宝,出生两斤,她从医院回家之后,我每晚陪她睡觉,有时候午夜梦回,睁眼看见她静静地躺在那里,忍不住要去摸摸她的呼吸,确定她还活着。我是高血压导致的妊高症合并重度子痫,是个孕期挺凶险的事。一不留神很可能一尸两命,或者大人孩子只能保一个。这样的情况,让我不敢再怀孕,如果再来一次这个,我不知道事情会发展到哪个方向去。而我是那么害怕这个孩子死去,有时候不仅幻想,她会不会有什么疾病我
【小巫按】“小巫艺术养育课程”黄埔三期的学员乐乐妈前一阵子带女儿去美国勘察华德福学校,一路上跟我们分享了很多见闻,这是她关于华德福科学课程的分享。
前两天有幸参加了一场华德福演讲,内容有关初中的理科(科学)教学。演讲者Mr.
D'Aleo拥有工程学的博士学位。在成为华德福教师前,在企业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演讲从他介绍自己学习科学经验开始。
他问大家有谁学过原子?知道原子的模型?大家都举手。他说公立学校在小学三年级就教大家认识原子,对电子的定义是物质的最小形式。他接着问:“大家初中学过原子吗?是怎么定义的?”
有一位老师回答:“根据原子模型,原子里有原子核和电子。”
“瞧,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知道原子是物质最小的存在形式,现在怎么有更小的原子核和电子了?告诉各位,我上大学,学电子工程,老师告诉我以前学的都是错的。我当时很绝望,我努力用功学的东西,我相信的东西,
都是错的。”
工作多年后,他转向教育寻求答案。他开始在高中教物理和天体物理,然而他发现很多学生基础物理没有学好,因此
故事——爱的巫术
为《小巫教你编故事》作序
朱永新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把故事对于儿童的意义说到了极至。他说:“如果你想想让孩子变得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
是的,童书里的故事,把孩子带到了一个想象丰富的星空,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一个精彩美丽的王国。那些真善美的种子,也悄悄地播在了孩子心中。
如今,有很多书教我们孩子读什么故事、怎么读故事,但教人们如何编故事的书,还不太多见,大部分都是写作教材。教父母给孩子编故事的读物,更是非常少见。这本《小巫教你编故事》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它别具匠心地从这个特殊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讲故事的手法,也为父母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教育办法。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读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新教育实验在十几年的阅读研究和实践中早已充分证明:和一个孩子此时此刻的生命状态联系最为紧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