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旧书狂

(2008-07-04 17:09:38)
标签:

读书

旅美手记

杂谈

文化

分类: 散文

原发《清洗世界》2002年6月“新舒适主张”栏目

 

文:小巫

 

小时候,我妈每个月发给我一块钱,作为零花。我不喜欢吃零食,便都攒着,凑够了十来块钱,就跑到书店里泡一个下午,抱回家一摞书。我妈不满意我这样的做法,她认为既然有图书馆可以免费借书看,买书就是浪费钱。

 

可是我总觉得,借来的书毕竟要还回去,喜欢的书,一定要自己占有一本,心里才舒服。好处有三:你可以随时随地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想看多少遍就看多少遍,没有还书的心理压力;一时想不全的至理名言或者急需的参考资料,到自家书架子上找就是,省得去图书馆查卡片排队等待还没准儿你要的那本书被别人借走了;心烦意乱时,打开一本爱看的书,沉浸到另外一个世界中去,就是最好的心理治疗。

 

买书就变成了习惯。只是当学生时,手头一直拮据,无论怎样省吃俭用,也只买得起真正想要的书的百分之一。在中国当学生如此,到了美国当学生,更是望书兴叹,因为美国的书比中国的书要贵多了。

 

所幸美国遍地都是旧书店,救了我这个患有深度买书瘾的书虫子一命。书籍既不象时装,去年时兴的,今年没准儿就不能再穿出去,更不要提十年前流行的,早就得扔了;也不象电脑、手机、摄影器材等,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好容易攒够几万块钱买的,用不到两年就属于落伍淘汰品了。好书永远不会过时,甚至会象古董那样,年代越久,价值越高。刚出版流行的新书,也许过一阵子就没什么人再问津。只有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著作。

 

淘旧书,其乐无穷。新书店总归商业气息浓厚,书的摆设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旧书店只是简朴地把书分门别类安排好,顾客进门后直接奔向自己最感兴趣的区域,对着满满几大书架子,按照作者姓氏字母排列,一本一本地看下去,时而抽出一本看起来有意思的书翻翻,就是不想买,也可以看个究竟,而且不必过渡担心对书的磨损。翻着翻着,就会见到一本自己想要的。书背上十几、几十元的原价钱被抹掉,标明仅需几元钱,此书既归你所有,在新书店只能买一本书的钱,在这里能买十多本,物美价廉,不亦乐乎?有些书,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在某个小小旧书店里等着慧眼识英雄的你,一眼看到,一把抓住,捧在怀中,好似与亲人久别重逢,欣喜若狂。

 

书无论新旧,里边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你从中获取的知识,并不因为别人曾经看过而减少。新书往往令我生畏,不知道里边包含了什么;旧书却给我一种亲切感,因为知道已经有别人欣赏过它,看时,仿佛在与其他人分享快乐。

 

虽然我的经济条件早已允许我想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逛旧书店,却已经成为我的一大爱好。无论到了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只要是英语文化地区,我就要找到当地的旧书店去过瘾。有些城市去的次数多了,名胜古迹看过一两遍也就行了,闲来没事,就溜达到旧书店去。

 

住在纽约时,逛旧书店是主要业余活动之一。现在每次回纽约,都必定重访我最喜欢的两家旧书店:47街的Gotham Bookmart,这家驰名全球的旧书店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许多著名作家都曾在这里聚会;百老汇上的The Strand,是我见过的规模最大的旧书店,我可以在里边埋头寻书一整天,不食人间烟火。

 

最有价值的发现,在芝加哥:上下两册古希腊戏剧全集,1929年版,由美国著名诗人W. H. Auden编篡,这样难得的绝版,居然只要我10美元。

 

最多的旧书店,在伦敦:Charing Cross街上,大小旧书店一家挨一家,从最北头遛到最南头的Leicester Square,钱包越来越轻,书包越来越沉。

 

最友善的书店老板,在英国里兹:我当时要找的一本书,他那里没有,但是他说他能找到,我给他留下地址,一个月以后,这本书被邮寄到我纽约的家。

 

最幽雅的旧书店,在华盛顿:Du Pont Circle附近,地毯、沙发、咖啡,深棕色油亮的木书架子,典雅的老式灯罩。对书的印象反而淡漠了。

 

最意外的买书经历,在罗马:我根本不懂意大利语,却经不住诱惑,跑进一家旧书店,居然发现一本令人捧腹的英语漫画册子。

 

买书最多的地方,是新西兰的惠灵顿:久居北京,买不到英语书籍,今年年初回去探亲,除了爬山游海之外,就是逛旧书店。结果买多了,一口气带不回来,留下一部分在婆婆家。

 

在北京最怀念的,有一样,便是那旧书店特有的书香,一种饱经风霜的气息。

 

2002/3/26       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