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巫艺术养育
小巫艺术养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98,587
  • 关注人气:29,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难来时,孩子的世界该有音乐和童话

(2008-06-06 11:30:41)
标签:

地震

心理救治

育儿

杂谈

分类: 早期教育

摘自成都《育儿周刊》

 

震后,我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家长带着孩子东奔西走,晚上不敢在家里睡觉,每天不得不面对来自灾区的各种报道,本报记者就家长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独家专访育儿专家小巫

 

灾难来时——孩子的世界该有音乐和童话

记者:小巫,你好,这次地震,四川的孩子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但是绝大部分孩子都在老师和家长的保护之下很安全。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说,他们似乎还不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情,有老师对孩子们说:“地球打了一个喷嚏……”这样解释对吗?

 

小巫:不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的孩子,应该还没上学,尚未接触这方面的科学常识。家长不必抓住这个时机来给孩子上一堂地质学101课程,地球打喷嚏的解答就很好,还可以用其它的拟人比喻。已经上学念书的孩子如果已经从课堂里学习了地震的知识,就不必去编童话了。

 

有些家长认为地震是给孩子“上课”的大好时机,忍不住给孩子详细解释地壳运动之类的科学常识。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冰冷的科学真相并不能有助于他们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反而会增强他们的恐惧感(由未知而引起的恐惧)。如果我们用轻松幽默的童话来告诉孩子“地球感冒了,打了个大喷嚏,又打了好多小喷嚏”,反而能够帮助孩子放松,舒缓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让他们觉得这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

 

有些成年人认为一定要告诉孩子真相、要让他们认识到灾难的严重性、要让他们紧张严肃,却忽略了这样做,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在孩子内心,会留下什么?让孩子整日生活在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他们心灵的成长,有什么正面的意义呢?我们成年人认识到灾难的严重性就够了,不要再将我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慌投射和转移到无辜的孩子身上。他们依赖我们存活,那么我们就有责任给他们生存的保障,让他们尽量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今后他们再次面临灾难的时候,对这次经历的轻松、乐观回忆,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而不会让他们感觉无能为力、惶惶不可终日。

 

记者:大部分成都的孩子都还没有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去,家长在这方面该做一些什么样的调整?

 

小巫:孩子过着跟平时不一样的生活,有些孩子会觉得很兴奋,到处去玩儿。家长不用去批评孩子,“大家都受灾了,你还在玩儿!”孩子的逻辑跟我们成人是不同的,有些孩子会因此以为“大家受灾”是自己玩儿导致的,自己是个坏蛋。所以,要让孩子确信这一切不是他的错。与其限制孩子玩儿,不如给孩子一些工作,让孩子帮助家里,让他有一些责任感。

 

记者:灾难之时,也是大家爱心膨胀之时,很多家长也抓紧机会让孩子们接受善良教育,那么这个“善良教育”该怎么教育?

 

小巫:这次地震,是国人献爱心最迅猛最强烈的一次,原先很多关于中国人自私、不热衷慈善事业的诟病,真是不攻自破了。家长们乐于献爱心,那么就以行动积极地去做,而不要带着“让孩子接受善良教育”的目的去做(那真成了做样子)。孩子的学习是通过模仿,而他们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父母。只要父母带着真诚的爱心和善意,去帮助别人,孩子已经受到了最好的善良教育。不必刻意督促孩子去捐献、去做什么事情,更不要对孩子说教。你做你该做的事情,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跟随你的行动。

 

照顾孤儿的时候,不要带着怜悯的情绪。孤儿也有尊严,是跟我们平等的人,需要被尊重。不要跟自己的孩子说“看他没有父母了多可怜啊!你要让着他啊!”这样的话,这就把两个孩子放到了不平等的地位上。最好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他失去了父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可他有咱们呢!咱们帮助他度过这段痛苦的时期,让他跟咱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儿吧,他会开心的。”

 

记者:迄今为止,余震还在,我看到大家都很紧张,那么,我们该给孩子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情绪?

 

小巫:家长应该给孩子传导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情绪,而不是愁苦、惊惶、烦躁、不知所措。孩子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够得到照顾,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孩子保证的。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父母都能够应付,都会好好照料他。对自己或他人的损失,可以流露难过的心情,但是不要毫无节制地伤心哭泣,更不要怨天尤人。地震是我们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今后怎么过日子,却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新的一天永远比昨天更美好。

 

记者:周围的媒体都在报道地震,很多画面很悲痛,可以让孩子看吗?

 

小巫:有些孩子在面对灾难和悲惨境遇(无论是自己家还是别人家的)时,会表现的好像无动于衷,仿佛没有受到影响,还是该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有的家长以为孩子不理解,有的家长以为孩子不被触动,也就不再检点孩子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其实,保护孩子、尽量让孩子远离惨烈景象,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成年人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气场”,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流露对灾难的负面感受,而是要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会惊慌失措;这种混乱是暂时的,我们能渡过眼前的难关,重新开始正常生活。对于孩子来说,说话的用处并不大,影响他们的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虽然在哀悼死难者的时候,我们拒绝娱乐,但是对孩子,还是可以也应该给他们唱歌、讲故事。救治孩子受伤的心灵,音乐和童话是疗效奇佳的良药。

 

灾区的父母们,经历了这样的重创,他们的心境,我们这些安全地带的人,真是难以体会。而我站在风凉地,告诉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绝望和痛苦,他们可怎么办哪?在没有得到专业心理工作者的救助之前,如果感到特别哀伤,无法以轻松的心情面对孩子,我们必须建立起并利用好自己身边的support network——心理支持网络。我们的亲属、朋友、邻居、同事,等等,都是我们的支持网络组成部分。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互相倾诉、宣泄、倾听、安慰、支持、扶助。主动找到你可以倾诉并且可以听其倾诉的对象,好好说一说、哭一哭、紧紧拥抱、拍拍肩膀吧。这样你会感到自己不孤独,悲伤不羞愧。这样你会更加容易微笑着面对孩子。

 

对安全地带父母的提议:

 

现在通讯媒体极度发达,而我们人类的神经尚未进化到能够消化所有媒体信息的地步。

 

尤其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我们家平时从来不看电视,报纸上只要发现有灾祸照片在头版,也都放在孩子不常去的地方。

 

现在对地震的报道铺天盖地,大家在关怀灾区民众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孩子的视线,尽量别让孩子看到惨烈的画面。对于这次灾难的悲伤情绪,在孩子面前,也尽量有所收敛,最好等孩子睡下之后再好好地宣泄。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即便是电影碟片中,假装的房倒屋塌、人们受伤流血痛苦死亡、一片惨象,我们还要设置限制级,还要精心挑选,注意不给孩子看特别刺激的镜头。现在这是真实的流血、伤痛和死亡,真实的惨象,真实的悲哀,有些专家号召家长不加选择地让孩子去“直面”,是很不妥当的。

 

成年人尚且受不了,更何况孩子呢?

 

http://www.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35457&extra=page%3D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为旧书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