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巫艺术养育
小巫艺术养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98,587
  • 关注人气:29,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为什么要听话

(2007-11-26 16:24:09)
标签:

育儿/亲子

分类: 早期教育

为什么要听话

(本文收录在小巫《和孩子划清界限》一书)

 

    夏季的一天,李跃儿来我家做客,我建议我俩去游泳,她欣然前往,并且夸口她的泳技出色,在银川还教别人怎么游。我们去的是一家正规游泳池,水深1.7米-2.5米,需要办理深水合格证。我已经取得了深水合格证,李跃儿是第一次去,需要在救生员面前不歇气地游200米,才能取得深水合格证。

 

       交了钱、换了衣服,来到泳池边,李跃儿突然紧张起来。“小巫,我能在池子里站起来吗?”我说,最浅也有1.7米,你肯定站不起来。李跃儿嘀咕着,“完了完了,我就怕站不起来!”我说,你不是水性挺好的吗?别想着水有多深,下去游就是了。

 

       随后我就下水游起来,李跃儿在另外一条泳道里考深水证。我一边游一边断断续续地听见救生员那边很热闹,刚刚游完50米,扒着岸边,救生员已经跑到我的头顶这边抱怨开来,“你怎么叫这么个不会游泳的人来?一下水就沉底儿!开什么玩笑?我让她出去等着你了。你让她报个班,学会再来考证!”

 

       出去见到李跃儿,她叫道,“哎呀小巫,你一告诉我水那么深,我就慌了,动作都做不出来了,头还没探出水面就换气,结果呛了好几口水,直冒泡泡。我试了两次都不行,那个救生员把我轰出来了。我只能在确认能站起来的地方游,不然我就心里没底儿,就慌得不会游了!”

 

       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说明安全感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当我们水性不佳的时候,必须确定自己随时随地能够站起来、探出水面呼吸、岸边或者泳道分离线随手可及,我们心中才有足够的安全感,才敢埋下头浮在水面游一游。在浅水池里熟悉了水性后,我们能在深水池里游而不感到慌乱。不过,最终的考验还是在自然水域的浪涛里,能够自如地驾驭惊涛骇浪者,才算得上是游泳高手。

 

       水性好的人,一方面熟悉水,另外一方面相信自己的技巧和能力。

       水性欠佳的人,面对深水、浪涛,为什么会慌乱呢?因为不信任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够掌握、控制局面而不乱了手脚、呛水沉底儿。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好比水对我们的挑战——

 

    当孩子小的时候,一切依赖于我们,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控他的生活,就好像一湾浅浅的儿童池,清澈见底,水仅没膝。

 

       孩子大了一些,能够自理自立,有了独立的意志和思维,敢于反叛我们了,他变成了一座标准游泳池,水性不好的父母,很有可能呛水甚至沉底儿。好在还有大面积的浅水区,我们基本上能稳稳地站起来、靠着岸边喘气。

 

       孩子进入青春期,思维行动更加独立自主,就好像一座奥林匹克标准池,水性不好的父母绝对不敢下水,因为除了扒着岸边以外,是没有别的办法探出水面呼吸的。只有水性出色的父母,才能够畅游其中,怡然自得。

 

       孩子完全成长成熟了,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了,不再时时刻刻需要我们的照料和指引了,他已经变成了自然界的水域,江河湖海,宽广辽阔,深不见底,时有浪涛。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既可以坐在岸边欣赏风景,也可以驾着小船泛舟水面,水性绝佳的,当然会一猛子扎下去游个痛快,即使遇上暴风骤雨,也能够处变不惊、从容不迫。

 

       然而,孩子能否从儿童池扩展为海洋,关键在于父母是否给他成长的自由。

著名教育家孙瑞雪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爱和自由》)

 

       为什么?因为孩子的自主性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一种威胁,孩子不依附于家长的独立意志和思维让父母的安全感受到威胁。

 

       父母从孩子那里所需要的东西和让父母感到安全的东西紧密相联。朱迪丝·布朗指出,当我们长大成人、做了父母时,我们已经将自己包围在一座信仰、价值观和熟悉的生活方式的碉堡里。我们愿意自己稳坐其中。

 

    我们从小接受的价值观教育和对自己的认知,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基,让我们感到舒适:“女孩子应该文静。”“男孩子应该坚强。”“小孩子应该懂礼貌。”如果现实与我们的信仰不符,我们便感到受到了威胁。几乎每个家长都怀抱这样的理想和愿望:我的孩子应该快乐、懂事、听话,好好学习,从不抱怨。

 

    孩子却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父母,而且经常是出其不意、令人尴尬。出生前,他们没有跟父母交流过,不知道父母给他们定义了什么样的人生,因而出生后他们的行为和思路经常和父母的愿望背道而驰。

 

    人们的舒适感来源于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自己周遭的环境和人都按部就班、不出意料。几乎每个人都享受这种掌握一切、控制一切的感觉,而不喜欢令自己感到不确定的情境,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价值保护”。如果一个人让大家感到不舒服,我们先试图采取各种办法改造他,改造不了,我们就会反感他、讨厌他、抵制他、甚至要轰走他,而不是去接近他、试图了解或者理解他。

 

    因此,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我们的本能反应不是接近他、试图理解他,而是指责他、改变他。如果他固执己见,有些父母干脆就把孩子轰出家门。

 

    派克医生在《无路之旅》中,对这种“爱”进行了精辟的分析,指出,假如我们仅仅爱“听话”的孩子,那么这种感情跟爱一只宠物毫无二致。可不是吗,很多人可以跟一只小狗狗建立非常深厚的感情,细致入微地喂养、梳洗、照料它;生了病,主人会着急心焦,出了不幸,主人会伤心痛苦。但是这种爱不仅很狭隘,也是有着苛刻条件的:那就是这只小狗狗必须温驯听话,取悦于主人;如果它胆敢跟主人作对、给主人惹麻烦,那么主人会毫不犹豫地把它驱除家门。很多、很多人仅仅能够爱宠物,却不能够爱其他人类。派克医生说。

 

    这种宠物式儿童长大后的心理状态十分可怕,他们会偏执地认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就要去做一只宠物,看着对方脸色行事,如果对方情绪不太好,他们会整天惶恐不安,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并且想尽办法试探、讨好对方,直到对方给自己一个笑脸。这样他们的真实世界被长期压抑,只能寻找一些特殊的方式排解,比如对自己的孩子喜怒无常。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孩子仅仅是愉悦我们、听话顺从的宠物小狗吗?

 

    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义,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父母。不过,这些定义跟我们本身的关联其实并不大,基本上是父母个人的感知。在某些父母眼里令人讨厌的“固执”性格,在另外一些父母眼里可能就意味着“个性强、独立自主”。某些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胆小、怯懦”,另外一些父母也许觉得这样“文静、乖巧”挺不错。从小我们就会察言观色,知道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坏”的。打架、淘气、自私、不听话,等等,是父母不喜欢的。因此我们学会了隐藏真实的自我,戴上一副面具,把那些不好的品质掩盖起来。

 

    然而,我们自己的孩子出生了,他们的小手在我们完美的面具上戳了几个窟窿,迫使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魔怪。孩子的出现,把我们熟悉的世界弄颠倒了。甚至还在怀孕期间,很多父母就焦虑不安:我能做好父母吗?我的孩子能顺利成长吗?孩子刚刚呀呀学语,父母就担忧不已:他以后会说外语吗?会唱儿歌吗?将来能考上重点学校吗?一个不足20公斤的小东西居然有这样大的力量,把我们折腾得六神无主!

 

    我们常说,“孩子是一天一个样儿!”孩子每天都在成长,都在开发新的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对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把握。从自己吃饭开始,到自己上厕所、穿衣服,到自己上学校。他们也变得越来越熟练地表达自己,要么遵从、要么反对家长的要求。几乎所有的母亲都期望孩子乐呵呵地顺从自己,小小孩脱口而出的“不!”字简直就是当头一棒。有些孩子比较幸运,他们的父母体贴而明智地鼓励支持孩子的个人权利和独立自主;有些孩子则比较倒霉,因为他们的独立性威胁了父母。

 

    我曾经在网上跟一位妈妈发生了争论,起因在于看到她写的一个帖子让我感到很吃惊:“女儿现在四岁了,觉得越来越不可爱了。上幼儿园以前她是多么的天真烂漫啊,我更喜欢她以前的样子。这段时间总爱自己挑衣服,爱扎小辫子,觉得这样她才更美。让她穿T恤和短裤,她说那是男孩的衣服,小女孩就是要扎小辫子和穿裙子。爱美固然是人之天性,但人的美并不在于她的外表和衣着,不是吗?尤其是对于一个仅仅四岁的孩子。”


    孩子才四岁,妈妈已经不喜欢她了?觉得她不可爱了?这种话怎么说的出口呢?真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这是每个孩子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我认为不是孩子不可爱了,而是这位妈妈不能容忍女儿有独立思维,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她更愿意孩子按照妈妈的思路去发展。

 

    从接下来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位妈妈生长的年代,正是“文革”期间整个社会企图抹煞性别差异、抹煞性别意识的扭曲时代,所以她说不愿意孩子强调自己的性别、注重外表。在这位妈妈心目中,爱美、爱打扮就意味着不独立、没有智慧。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承认自己的性别、拥抱自己的性别、热爱自己的性别。这位母亲从小像一个男孩子一样长大,不喜欢自己的性别。现在则把自己的内心恐惧和心理伤痕投射到女儿身上,由于她不接受自己的性别,因而也厌恶女儿对于女性意识的表达。

 

    争论到最后,这位母亲问我,“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你会同样像喜欢他的优点一样来爱他的那些缺点吗? 

 
       如果网络论坛能够传输声音,相信我的回答会把她的耳朵震聋了:“ABSOLUTELY! 难道这需要问吗?我对孩子的爱,是绝对、绝对没有条件的!”


       派克医生说,有一大批女性仅仅能够在婴儿期“爱”她们的孩子。在孩子两岁之前她们是理想的母亲——柔情似水、疼爱有加、精心照料,并享受做母亲的快乐。然后,情况一夜之间彻底改变。孩子一旦开始有了自己的意愿——不听话、任性哭闹、拒绝玩耍、不要妈妈抱、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自行探索外面的世界,等等,妈妈的爱就戛然而止。她对孩子失去兴趣,不再跟孩子亲密,甚至对孩子感到厌烦。同时她难以遏制再次怀孕的愿望,以便有另外一个婴儿、另外一个宠物。如果成功,这种行为再次循环。不然,她宁肯给邻居的婴儿当保姆,也懒得搭理自己孩子的需求。对于她的孩子来说,“可怕的两岁”不仅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也标志着母爱的结束。

 

布朗博士分析说,让人看着不顺眼的行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做出来的,令父母们难堪。小孩子天生爱动、好奇而又天真,他们的个性和行为往往令人尴尬。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这一点令广大父母感到备受威胁。我们自己害怕失去控制,绝对不敢随意表达自己。我们坚信失去控制是有害的、疯狂的,因此也坚信我们的孩子们也应该时刻控制住自己,我们可不要疯疯癫癫的孩子!文质彬彬的家长最害怕自己的孩子兴奋地大喊大叫、尖声呼唤、手舞足蹈,所以总是希望越早“改掉”这些“坏毛病”越好。

 

孩子的自我表达,如果没有受到家长的压制、腐蚀和扭曲,是自由而奔放的,是生命对于世界的一种自然反应。他们尝试新的声音、新的动作、新的词汇,并且试图从成年人那里得到回应。但是对于某些家长来说,孩子的自由和奔放是必须运用各种武器击败的敌人。我们在自己身上对付不了的性格特色,在孩子身上看来更加危险。

 

当孩子反对父母多年来坚信的价值观、思想和观念时,父母受到的打击最大。本来么,听到不同的意见已经令人感到受威胁,当这挑战来自我们亲手抚育的孩子时,我们加倍地感到受威胁。这可是我们自己的骨肉啊!居然信奉邪门歪道!这是对我们的背叛!是大逆不道!我们多年来含辛茹苦把他们拉扯大,难道他们就不能跟我们观点一致吗?

 

如果我奉劝家长们别过分推行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们就害怕下一代会“学坏”——我不管他,他不去按照我们计划的去学医,而是去学什么“艺术”,可怎么办?更糟糕的是,他要是根本不想上大学,而是要去当工人,可怎么得了?为了预防这些可怕后果,家长们试图让孩子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只许看跟考试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不许跟别人交朋友、不许看课外书和杂志、不许看电视电影,尤其那些跟我们的世界观大相径庭的东西。

 

可惜的是,禁止孩子做事情,很少起作用。孩子们有无穷无尽的热情和能量,在生命的各种新鲜领域中发挥出来。家长的禁令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孩子想把家长气得七窍生烟,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家长严禁自己做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我在小区的游乐场上,经常见到一位中俄混血小姑娘,看护她的是一名年轻中国女性,说是孩子的姑姑。跟这位姑姑聊天,了解到孩子的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俄罗斯人,但是父母已经离婚了,而且交恶,互相痛恨。孩子的妈妈曾经将她带回俄国,又被爸爸抢回中国。现在家人都告诉孩子,妈妈已经死了,她没有妈妈。我问姑姑,这么撒谎,不怕孩子今后发现事实真相,而后再也不信任她的中国亲人?姑姑说,他们最害怕的事情是孩子今后找她妈妈去,因为他们都恨死了那个女人。“要是孩子去找她妈,她爸就不活了。”

 

我劝说姑姑,这么骗孩子,不是长久之计。姑姑说,他们已经做得万无一失,孩子绝对找不着妈妈。我说,纸包不住火,孩子总有办法发现真相。告诉孩子妈妈死了、妈妈是坏女人,会让孩子自卑,今后她跟任何男性都难以发展正常的健康的关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跟亲人产生矛盾,她会反抗父亲,这个时候,她手中拥有一件致命武器:我找妈妈去!而这件武器,恰巧就是亲人奉送给她的。也就是说,严禁女儿找母亲,等于将父亲的命运交给她来操纵。根据她爸爸的恐惧程度,这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那时她爸爸怎么办?杀了女儿?

 

的确,孩子对我们的挑战,简直是天塌地陷般的沉重打击。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他们的生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当他们拒绝顺从我们的时候,不啻于在告诉大家:我的这种另类生活方式是正确的。可是,我们作为家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他怎么可能也是正确的呢?我们按照这种正确的方式已经生活了一辈子,而当面对孩子的挑战时,我们怎敢相信自己可能是错误的呢?要是我们错了,岂不意味着我们这一辈子都白活了?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那肯定是孩子错了!决不能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这么说话仿佛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只需看一看当孩子反抗家长导致的悲剧后果,只需看一看家长在“修正”孩子的反抗行为时所使用的极端手段,比如把孩子赶出家门不许回家,多少孩子因此而丧生!

 

       当我们面对清澈见底、浅仅没膝的儿童池时,很容易喜欢它,因为它让我们感到安全,不具有挑战性。

 

       当我们在标准池的浅水区里站着的时候,虽然感觉尴尬,但是毕竟没有太多呛水的危险。

 

       当我们面对深水池的时候,心里很有可能感觉紧张慌乱。这时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回到浅水区里站着,要么学会游泳。

 

       你愿意自己的孩子永远当一座浅浅的儿童池吗?还是鼓励他成为宽广深厚的海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