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孔子惹的祸》书评之17
有着强烈的辛辣与批判意识的一本书
台湾·月初
魏得胜的书,向来有着辛辣、批判意识强烈,若在阅读上倒是可以从不同的思考面向去理解中国历代的演变过程,以往在受教育的部分我们多半会以正面论述历史,甚至尊崇儒道思想,对于正统皇朝有怎样的事迹,朝廷大臣们之间的功过,还是古时莺莺燕燕的一些小情小惠增添文人墨客的笔下精华,这都是从师长所传承的知识,也因此我们在读古籍都习惯偏向洗脑式的反应,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理解,随着时局社会的演变,一些不同于校园思维,正慢慢地开放并融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于是作者后来写的这本书带给本人有不一样想法。
《都是孔子惹的祸?》虽然后面多打出一个问号,此举的意思是在问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文化了解有多少?他们确实是好的吗?还是最差的呢?在历朝各代的政权几经递嬗后,是走向专制极权还是渐趋于民主呢?若不是书名有吸引到自己好奇,所以会想来报报看,想知道透过作者笔下的每个历史是否有不一样的见解,虽然这本写的内容在对岸可说是禁书,因作者所写的不少是借由讽古喻今来针砭时事,终究还是会引起当权者的侧目,下令不准出版此书,同时也逼得他不得不改书名甚至内容必须更动,虽改成《历史的点与线》才能出书,但内容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当时改了多少。
所幸在台湾并不会发生这类似的状况,对于历史我们相对宽容许多,毕竟都已经是作古的人,我们又怎能让时间倒转回去不断地修正错误呢?要搭乘时光机穿越古代这难度也太高了点,搞不好还会被视为异端,被人处以极刑,这才多冤枉,其实个人不习惯的是作者在批判各朝代时会牵扯到近代的政权、人权或者社会时事,夹枪带棍的词感,让人读起来有芒刺在背甚或冷汗涔涔的,总会有种莫名压迫感,毕竟想给读者不同观念,其实多点宽容,批判的意味也能以幽默化解歧见,那么介绍这本书也比较能够给大家不同的想法。
(《作家生活志》2016年5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