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很私人的历史史观

(2016-05-30 08:10:55)
标签:

都是孔子惹的祸

历史

文化

《都是孔子惹的祸》书评之16

一本很私人的历史史观

台湾·vernier 


   看见我拿着这本《都是孔子惹的祸?》阅读,平常一向不太管我在看什么书的老公忍不住问说,妳怎么会看这种书呢?印象中妳不爱看历史相关书籍?!的确我一非历史控,二非孔子迷,平常也较少涉猎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当然更不用说过去读书时,历史算是我最不擅长的科目了(泪)。不过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让我忍不住很想要知道,究竟孔子惹了什么祸呢?! 

   从小在师长教导下,每个孩子几乎都得背诵论语,什么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想应该已经形成一种潜藏在头皮底下的潜意识,默默在我们甚至没有察觉到的时候,还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与行动。而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甚至台湾各处都有孔庙,无数莘莘学子每逢考试季节总不忘前往求取庇佑,这么一位影响无数人的人物,他究竟“惹了什么祸”? 

   不过打开书本后发现,其实直接谈到孔子的篇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本书作者魏得胜,以另类观点说书,洋洋洒洒从盘古开天地开始,一直论述到青天白日满地红,一口气说了几千年的岁月。 

   阅读本书是很有趣的体验,从作者的目录便可见巧思,每篇的章节都是其自创的逗趣七言句,诸如〈葡萄·美酒·夜光妞〉、〈蝗虫·南巡·逍遥游〉、〈八股·屁股·优先股〉……等,从这些另类标题亦可初步窥知作者的笔触文风,阅读过程亦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都是孔子惹的祸?》不是洋洋洒洒的历史故事,也非历史史书,而是作者个人对历史各朝代的观点与评论,每篇篇幅并不长,也不一定依据时间长短给予相对应的页数,但整体而言对我来说是个很不同的阅读体验,大大不同于以往阅读历史课本,或历史小说的观点。不过建议还是要对相关历史,譬如朝代与重要事件、知名人物等有初步了解后再来阅读,应该会收获更大,也更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述的内容。 

   魏得胜带着诙谐犀利的口吻,表述他对历史的观点,每个朝代他自己拣选想说的部份,也依照自己的想法将某些时期统称为秦尾、汉尾……,是本很私人的历史史观。在这本书中,跳脱了以往考历史时,总是硬梆梆死板板的填空题,而是抛出一个个大哉问,借由作者的文字,提供读者一个反思的机会与不同的角度。当然,书中所言我不见得照单全收,有些部分认同,却也有些与我自己想法有所牴触,但这不就是思辨的过程?!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里,太多标准答案,限制了我们思想的自由,与对不同角度的探索,而阅读此书有趣的部分在于,作者的文字在我脑海里碰碰撞撞的激荡。 

   那些我们努力背诵的朝代、历史人物、大小战役,他们除了是书本上的文字,考卷上拿分的工具,在课本或史书所传递的价值观之外,作者也给出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许多所谓盛世,其背后可能仍隐含许多伤痛的故事,譬如汉朝文景之治,景帝动用大量囚犯,带着重枷锁为他修筑陵园长达二十八年,考古队的发现指出,许多人的颈部或腰部有明显砍斩痕迹,且镣铐遍地,说明他们生前都是戴着沉重的刑具,从事繁重的劳动,被摧残致死,或被砍头或被腰斩处死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明君”,描述着盛世背后隐藏的暴虐。 

   不同人以不同观点角度,本来就会看到不同的“真实”。同样杀了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一个人究竟是恶魔或英雄,成王败寇而已,但即使窜改史书,也难杜绝悠悠众口。书腰上的那段话,作者贴切的反应了各个朝代君主之路的SOP,打江山时残暴→打下江山后专制→坐稳江山后横征暴敛+腐败。古往今来,多少人什么都不顾念,用尽心机、处心积虑、杀人如麻,管他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只有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位置,才是一切权力的顶端,其他的都是奴才。在这个位置上,几乎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恣意掠夺任何资源,任意杀戮奸淫,反之,则是自己的命总不在自己掌握中,无怪乎那么多有机会可到权力顶端的人,不择手段想当皇帝,而在皇帝与官员这些既得利益者好不容易尝到权力滋味时,莫不拼命的横征暴敛,而输家,总是平民百姓。 

   我喜欢作者序言中的一句话,以此作结:异议使我的头脑更清晰、思想更成熟。阅读此书,相信可以带来一些不同的视角。 

(《作家生活志》2016年5月2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