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艺人在北京涉嫌吸毒被捕,令娱乐圈再度爆发「毒风潮」。
青少年沉沦毒海,主要是因为「闷」;「当青少年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毒品是他们唯一得到快感的来源。」

《法网追踪》由台湾中央电影公司出品,戏里,我饰演家境富裕,却遭朋辈诱惑、沉沦毒海的大学生。
《大霸尖山》结束前,中央电影公司安排我和刘艺导演见面[刘艺导演于1975凭借《长情万缕》荣获第12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大霸尖山》一正式杀青,就演《法网追踪》,和刘艺真正相处是拍戏前2个星期,他和大伙儿上课排戏,感觉上他是个对人观察细腻的人,刘导工作起来非常严肃,拍片现场没人敢乱说话,但他很疼演员,从来不骂的就是演员;平常刘导非常随和,喜欢研究东西,常和我们聊一些意境的东西,让我越听越觉得自己懂得不够多。

为了演好戏,任何艺人都不惜使出「苦肉计」以融入角色的人生。但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学业与人生都一帆风顺的乖乖仔;从未抽烟更别提吸毒的我,因为演出被毒品所困的情景,中影特别透过台北的慈善机构安排我们一行人[导演、我、摄影师、副导及化妆师等]进勒戒中心观察染上毒瘾者如何戒毒。

那一个星期,那一帮吸毒的朋友给了我从未涉及的知识与深刻的启示:
一般由12-65岁的民众中,只有极为少数曾吸食毒品,他们第一次接触毒品的地点,最常在娱乐场所,如网咖、PUB、KTV、舞厅、撞球场、电影院,其次为在同学、同事或朋友家中;这些人吸食毒品种类,依序分别为安非他命、K他命与摇头丸,堪称「三大毒瘤」,滥用的人数最多。

令人讶异的是,男性不再「毒霸」,因为男女性使用毒品的比例拉近。吸食毒品的年龄,又以25-35岁最多,这个年龄层,可能在大学研究所,或刚毕业踏入社会,容易和朋友到娱乐场所而接触毒品;至于吸毒的原因,多数第一次使用毒品动机是「好奇、无聊或赶流行」毫无防备吞下生平第一颗毒品,少数是想放松自己、解除压力。

吸食者会感觉安非他命带来短暂的冲动,K他命与摇头丸属于迷幻药,即俗称的「K洞」,但都只有暂时的效果。
一旦接触毒品,后患无穷,有人吸K他命吸到膀胱萎缩,一天得上20-30次厕所,且不会好转;也有人吸摇头丸吸到得精神分裂症;更有人因为过量而致死,或High过头而出意外死亡。

戒毒工作是啥?太阳底下无新事,吸毒的原因一直如此;但宏观一点看,对于青少年来说,吸毒是理性的考虑。「当你吸毒时,你至少拥有一至两个小时的快乐,但当你戒除毒瘾,所有问题便会没完没了的压在你身上;当你吸毒时,每日你只需要解决得到毒品药物的问题,但当你戒除毒瘾,你便得去解决爸妈的纷争、学业成绩等等。」这是我在勒戒所听到的吸毒者心声。

说实在的,拍《大霸尖山》是刚大学毕业,那时候拍戏没什么特别感觉,感觉像玩票,等演《法网追踪》,比较算真正进入电影圈;但真正觉得开窍,还是在紧接着参加刘家昌导演、与甄珍合演的《枫林小雨》及与甄珍、翁倩玉搭档演出的《誓言》,等到演了白景瑞导演、与林凤娇合作的《踩在夕阳里》和宋存寿导演的《流水落花春去》,已经体会自己终于懂得发自内心去演戏,也开始能享受表演当下的快感。

《大霸尖山》与《法网追踪》都是中央电影公司针对当时大学生发生山难频频、社会爆出青少年吸毒、滥药的真实问题而拍摄的影片,两部影片上映后,都获得相当的回响、反应不俗;在《法网追踪》与我搭档的女主角胡因梦,拥有一种知性温婉的美和超卓的气质,她完美玉女形象成为无数男性观众的“梦中情人”,之后,我俩又一连合作了《成功岭上》、《无字天书》等数部影片及广告。

七○~八○年代是台湾电影业的全盛时期,每位当红明星手上同时都有五、六部电影在轧期,胡因梦与甄珍、林凤娇、林青霞、胡燕妮、王钏如等,都是我常合作的女明星,但是那时大家都太忙了,片场上来来去去,见面虽多,私下却反而少来往,不过她们几位被称为「最后的明星」,因为在她们之后有名的女演员虽多,却不见有闪亮的明星。

一连几部戏拍下来,我与胡因梦成了好拍档,到现在我都记得她的NICE,这几年来,我们没有联络,但看到很多有关她还热心于环保公益活动、心灵成长的团体建设、教育的省思等的报导,我知她的智慧增长,人生历炼更成熟,「超卓知性」是她始终不变的「特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