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程;
每个交会与错身都各有不同的命题…
或许是爱情、或许是工作,也可能是亲情或友谊。
谁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离开?
下次又将与谁相会? 相遇,而后别离。
在离合之间,尝尽悲欢冷暖…
“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古到今的电影、电视剧中,有不少令人过目难忘的“妈”,她们或许未必都符合传统“贤妻良母”的标准,却在观众脑海留下深刻印象。
提到“妈”,很容易联想到为丈夫、孩子操劳的模样,而我与凌波姐合演的《母亲》凌波姐演出的母亲,最符合此形象。
《母亲》是波姐一改过去反串小生造型,成为花白银发、慈祥母性流露的老母,这是波姐从影以来第一次在摄影机前扮演老女人的角色。戏中,波姐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哥(崔守平饰演)、二哥(文帅饰演)、姐姐(刘梦燕饰演)、我演的是小儿子,一家五口,家境小康。母亲以在小巷口摆摊卖面,维持家计,两个哥哥都不成材,大哥作风更是令人发指,为了攀龙附凤,竟然在富家女面前,连自己生母都不承认;二哥以读书升学为名,每天只会跟妈妈伸手要钱,考试成绩单寄到家里,各项科目都是“满江红”;姐姐为了家、为了母亲、为了我这个弟弟,辍学打工,由于求功心切,遭歹人设计,被地下钱庄买入红灯户,赔笑卖肉;我是唯一孝顺母亲的儿子,白天是修车厂的小工,晚上帮妈妈挨门挨户去送外卖。《母亲》的一生,就是由我饰演的这个角色,
娓娓道来,哀凄动人,令观众掩鼻而泣!
接演《母亲》,波姐全力当女人,希望证明自己并不是只有反串小生戏路可以演。所以,拍此戏的当时心情,可不是“小生怕羞”而是“宁为女人”。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中年“老妈”,每个“妈”都有过如梦如诗的青春年华,搞不好曾是校园中人见人爱的美少女。
我跟凌波姐合作《母亲》,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定期约会见面,也因此知道波姐和乐蒂主演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当年风靡华人世界的盛况…
去年,我看了两遍《梁山伯和祝英台》,而且都是不经意看电视转台时,碰巧纬来电视台回放,惊喜之余,便放纵自己,回到那个至情唯美的时代。
导演李安说,他读书时期,看了十几遍这部《梁山伯和祝英台》,《梁祝》予我最深的编导印象,就是完善工整无缺。就因为《梁祝》在每一方面求好求胜,才得以成为传世经典之作。
波姐在演出《梁祝》之前,演过几十部的厦语片,我这次邀请波姐主演《浓情一生》,在片场闲暇之余,才听她谈起她的不幸童年,其实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儿时叫什么名字,养父称她君海棠,演厦语片时,艺名是小娟,《梁祝》风靡华人世界,无以计数的影迷,有人要波姐当干女儿、干姐妹,更有人直指自己是波姐的亲人,波姐寻寻觅觅,终于在2003年
1月25日,凭着父亲唯一留下的一封书信,她在深圳与失散半个世纪的胞弟相见,才知道自己的原名叫黄裕君。
“姐弟相见”这一幕必定真情动天!我虽然没有参与,但,就只听波姐诉说,我已然热泪
盈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