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二三九)
(2019-01-11 16:17:23)
标签:
邵雍霍松林叶嘉莹书事 |
分类: 陈香榭 |
伴山书屋原来在大雁塔北广场西侧,新年初搬至大兴善寺对面古玩市场的负一层了。早先在路边看到市招,不知道怎么回事,找了几次,才听人说元旦开张。开张后有天晚上去的,主要交流旧书,没有多大意思。这个机构策划过画家李世南的画展,出版过李世南的画册,是把李世南作为招牌经营的,果然新址就有好些李世南题写的牌匾。除了旧书之外,亦有字画售卖。也好,楼上有知无知文化沙龙,对面有万邦书店,读书氛围上似乎更浓厚了一些,但总觉得读者量都十分有限。
进书店从来都不想空着手出来,在十元区选了两本字帖,还有一册厚厚的《松林回忆录》。《松林回忆录》是陕师大霍松林先生老年时期完成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纪事读本,其中多以自作旧体诗钩沉旧事,读起来并不是太通畅的。因为作者声名显赫,亦参与了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与事项,且教学生涯绵长,因而这本书可以补校史之不足。两本字帖都为唐时墓誌拓本,一册为唐楷,不如颜、柳规范与工整,但却能表现出一些天然的妙趣来;一册为行书,这在墓誌中是极为少见的,碑石出土于长安,现保存于碑林博物馆,偶然看见碑文中出现“鄠县”字样,很感兴趣,想着倘有时间可以对照写出原文,搞清墓主生平,亦为功德无量的事情。鄠县为西安郊县,现已转为郊区,生我故地,总是有些感情的。
周五到古旧书店去过一回,本来计划是去淘书公社的,只能等下周上班以后了。挑选了两本书,一册《叶嘉莹说杜甫诗》,中华书局二〇一六年三月印刷。回来拆封后才发现书后还附有光盘。记得先前见过一个叶说杜诗秋兴八首单行的本子,找了好多书店都没见到,这本书最后一篇却是,有些兴奋。叶嘉莹的书好多年了,畅销不衰,自己却买得少,买过她整理的先生顾随的两册课堂笔记。另一册为《梅花易数》,邵雍著,李峰注解,以清秣陵德聚堂刻本为底本印刷,海南出版社二〇一一年四月出版。这种书以前买过,版本路子比较野,这个版本相对好一些。所谓好一些,就是说学术性能强一些,最好不以迷信的面目蛊惑人,就只是介绍一种学术体系。到楼下的折扣区仔细浏览了一遍,有册废名的选集以及孙犁晚年的作品集,有些收入囊中的意思,后来还是放弃了,因为其中好多的篇目,都曾读过。现在能看的书真是越来越少了。
前几天在回坊的一家小店吃饭,坐下来才看见原来的一位领导也在。他离开当地后,做了更大的领导,现在已是退休了。前多少年,当领导时,身后总是有七八个穿着白衬衣、深色制服裤子的年青人跟着,前呼后拥,派头很大,那时自己心里是多么地崇拜啊,每每就会浮泛出刘邦的话,大丈夫当如此也。多少年过去,这次的见面却让人大跌眼镜,觉得他也是普通人嘛,心中五味杂陈,难免喟叹,人生一世,不过尔尔。我们终究不太熟悉,互相看了看,形同陌路。后来我想,倘若我主动问他,他原有的气场能恢复多少呢?人在年轻的时候,总迷信权力,心中总能蒸腾升起一些向外追求的欲望,其实是很可怜的,但处于职场搏杀的漩涡中,却又无可奈何,只好随波逐流,顺势而为。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有时看看身边的年轻人,似乎又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心中那种朗然而又无法言说的滋味,真是只有自己才能真切体会到了。成长丰富自我,一切都看得淡了,人就通透无比,这样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