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陈师曾《中国绘画史》札记(三)

(2015-05-04 10:40:59)
标签:

陈师曾

绘画史

魏晋

南北朝

分类: 明远楼

    14、第四章讲魏晋之绘画。

    魏有曹髦、杨修、桓范、徐邈,吴有吴王赵夫人、曹不兴,蜀汉则有诸葛亮、诸葛瞻、李意其。其中曹不兴最为显出。曹不兴有回随孙权出行,孙权让他画屏风,他失误把墨点落在绢素上,于是索性以此墨点画蝇,因为逼真,孙权以为是活蝇在绢素上,举起手竟想着弹走它。曹不兴曾与天竺僧人见过西域佛画经典,自己也画,因而他的人物画,受过佛教的影响,后来的人物画都以他为模范。P13

    15、西晋荀勖、张墨可以说是书画名家,东晋则更多。晋明帝司马绍拜王羲之的叔父王廙为师,精鉴识,尤其擅长画佛像。卫协、王廙、顾恺之,戴逵、戴勃父子,史道硕兄弟,都为世人所器重。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宋之张僧繇并称为“六朝三大家”。卫协是曹不兴的弟子,道释人物画冠绝当世,曾经画过《七佛图》、《穆天子宴瑶池图》。谢赫说,“卫协以前之画尚未精微,至卫协始加细密;于形似未优,于骨法则卓然矣。”他的弟子顾恺之,晋陵无锡人,博学有才,画有《魏晋名流画赞》及《论画》。他的画种类极多,佛像、帝王、将相、列女以至龙虎、神兽、鹅鹄等都有涉猎。他画人物画,好些年都不点睛,人问其故,他说传神之处就在其中。王廙琅琊临沂人,晋室过江,王廙的书画是一流的。他的侄子王羲之尤善丹青,画有《杂兽图》、《临镜自写真图》。他的儿子王献之,工草隶,亦善丹青。温峤、谢安、嵇康、王濛、张收都以善画著称。大致魏晋一朝,文人弄笔,儒雅风流,是一时之风气,而且书画同途,善书者都能作画。P14-15

    16、第五章讲南北朝之绘画。

    所谓南北朝,是指刘宋之武帝接受东晋的禅位统治南方,而拓跋氏盘踞着北方,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是为南北朝。声名文物、风俗习惯亦因环境而生差别,书画也一样。北派的特点是雄峻峭刻,南派的特点是软美蕴藉,是自然的。南方陆探微、张僧繇最有名,北方曹仲达、杨子华、萧放、刘杀鬼等为世所称。陆探微侍从在宋明帝左右,他的画大多为佛像和古圣贤像,灵动神妙,秀骨清像,笔迹劲利如锥刀,令人视之如对神明。画有“六法”,在他之前还有不足,到他时就完备了。又作“一笔画”,大致王献之的“一笔书”就是从他那里受到了启发。他的儿子绥洪、绥肃得父门之法,袁倩、顾宝光都是他的弟子。P21

    17、陆家一派之外,有吴暕,刘胤祖、绍祖兄弟,谢庄、谢灵运兄弟。顾景秀亦有名,变古法而创赋彩新制。宗炳、王微都是画山水的名家。宗炳亦有“一笔画”。他们二人拟迹巢、由,意远迹高,大致应算作是文人画的先军人物。北魏则有蒋少游、扬乞德、王由等人,都善画佛道人物,亦有名。P21

    18、南齐谢赫善于画人物,看一眼就能做到毫发无失,自顾恺之之后,绘画人物,到他这时方法就齐备了。他曾作《古画品录》,以“六法”为标准,品评陆探微、曹不兴等二十五人为六品。所谓“六法”,一是气韵生动,二是骨法用笔,三是应物象形,四是随类赋彩,五是经营位置,六是传摹移写。谢赫的总结,成为后来评画的基本理论。谢赫之外,毛惠远、惠秀共事武帝,师法顾恺之,画体周赡,意匠不穷。刘瑱篆隶、丹青都很出名。惠远善于画马,刘瑱善画妇人,并世称为第一。姚昙度以画鬼神著称。章继伯、蘧道愍善画寺壁,兼擅画扇。沈标、沈粲专工绮罗屏障,笔迹调媚。P21-22

    19、萧衍作为皇帝,为人英迈,通文学,好绘事,他的儿子萧绎,孙子子方等,都能画。萧绎曾作《山水松石格》,有《职贡图》及《游春》白麻纸图。张僧繇为古今巨擘,在六朝艺苑独放异彩。他画佛像人物,不用笔墨勾勒,以重色青绿朱粉适宜染晕,别开生面,就是所谓的没骨法了。这种方法是从印度的染晕法脱化来的。张氏之外,名手有袁昂、焦宝愿、嵇宝钧、解倩、陶弘景等。宝愿画树点色有新意,宝钧赋彩很鲜丽。萧贲在扇上画山水,给人视觉上的远近感强烈。到了陈文帝时,他刻意搜求古画,得八百余卷之多,陈亡,隋皇室收存了。陈王朝的名画家有顾野王,善画草木昆虫。唐张彦远曾叙说过南北朝时代的师承关系。P2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