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出刊忽然就十五年了,时光真是消磨得快,蓦然回望,实让人感触良多。不过让人感受最深的还是,用桓宣武北征时过金城手抚昔年自植柳所说的话,“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来形容,则是最妥帖不过了。十五年前,子聪先生创办它的时候,也才三十岁出头,而如今,站在《开卷》这棵大树面前,亦一定能生出桓宣武式的感慨的,——树在成长,而手植它的人,还有看着它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变老了。
   
接触《开卷》到现在是整整十年。十年前的秋天,记不起来是怎样的机缘了,我给湖南美术出版社的萧沛苍先生冒昧地写了一封信,说知道他与钟叔河老先生相熟,想拜托他请求老先生为我的虚无缥缈的书房潇园题写斋号。这原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没有多长时间,我却收到了钟叔河先生寄自长沙念楼的信件,他在信中说,“我根本不能写字,毛笔字尤其不成形,但沛苍同志一定叫写,只得胡乱画几笔寄上,只供一哂罢了。”看得出,老先生很是认真,用硬笔书写了好几帧供我选用。随函附赠的还有一册二〇〇三年第十二期的《开卷》,里面收录了老先生的几篇文章,他在刊物的封面写了这样一段话:“附寄此册并无任何意义,只是为了衬托信封而已,请谅。”于是我便与南京的《开卷》杂志结缘了。
   
我喜欢读《开卷》,喜欢的程度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个人的阅读习惯,每次都会期待着它的到来。它每期发表的文章在十篇左右,大多篇幅短小,文字精炼,言简而意赅;作者多为书界耆宿,在国内阅读界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装帧设计则始终保持着速泰熙式清简肃穆的姿态,使刊物的风格总是和谐着体现出大朴大雅的品性。开有益斋闲话栏目作为子聪的自留地,以简讯的形式记录着《开卷》与全国各地书人的往来,读起来很是有滋有味,可以了解到书界很多的资讯。有一年,有两期《开卷》没有收到,我在博文中写了出来,子聪先生看到了,他从吕浩处找到我的联系方法,短信询问,并重新补寄刊物过来,让我很为感动,从此我们联系更为密切了,虽不曾晤面。也有很多的朋友与我联系,要我告知《开卷》的地址,我也乐于告诉他们,尽量满足要求。
   
在《开卷》上发表文章是十分荣幸的事,十年里我自己曾经有过三次发表文章的经历,印象都较为深刻。《书事三章》且不说了,写的一篇推介陕北方言工具书的文章,子聪先生已是在印刷厂里审稿了,短信说让我尽快找一张书影发过去,好在顺手,就很快发给了他;《读书五札》中的一篇文字,涉舒芜与文怀沙事,山东袁滨先生看到后,就有些史实做了考证,开有益斋闲话发表出来,我看到后,在博客中以一封公开信予以回应,子聪先生看到,亦在稍后一期的闲话栏目刊登出来,疑义相与析,自此倒与袁滨先生相熟了。我的感觉,要在《开卷》上发表文章,一定要有耐性,要等,直到刊物上出现自己的名字。
   
去年的一件事亦须赘述。大致在七月间,陕西文化名人、书法家马治权先生自京至宁公干,想到《开卷》与子聪先生,苦于没有联系方法,就短信问询于我,我将子聪先生手机号码发过去,并短信子聪通报情况,子聪很快回复过来,原来他们早前就有交集,两位文化名人终于见面,且先后告知我很为愉快,在我亦是觉得高兴。另外,我的两本书出版以后,《开卷》把书影以补白形式都做过推介,作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亦是难以言状的。这些都为《开卷》的姿态,像这样的事情,在开有益斋闲话中并不少见,让人觉得,子聪不只在办刊,他是在办刊的同时,亦在弘扬一种人文的精神,人文的理念。
   
《开卷》除却办刊之外,过几年,也会围绕《开卷》策划出一套套丛书来,《开卷闲话》系列随着丛书的出版也在一本一本地出。其实有很多的书友反映,收到开卷最先翻看的还是子聪的自留地开有益斋闲话栏目,因为它包容、动态,信息量大,亦读来有趣,结集在一起,就自然有了编年体史的性质。闲话系列已出版至七编,第一编我仔细研读过,对于《开卷》的创刊过程有很为详细的记录。“我的”系列丛书影响也大,我的书房、书缘、笔名、闲章四本书,普遍反映很好。去年的最新一套丛书,开卷闲书坊系列,其中的一本,山东白水、老五合著的《萍水生风》,可谓文画双佳,别开新面,是《开卷》的慧眼的选择,书中的部分文字在《开卷》连载时,就很受书界关注,结集出版,亦让世人又一次地将目光投向了开卷。这些文化传播行为,亦能算作是《开卷》在弘扬一种人文的精神,人文的理念。记得有一篇纪实子聪的文字中说,子聪的一句口头禅是,不急。在我理解来看,“不急”中,除了坚持、稳当之外,还有就是精品意识,这都为《开卷》以及《开卷》丛书的极为鲜明的特征,是《开卷》的精神内核所在。
    十五年的《开卷》,主办单位换过两次,每一次的变更都会引起读书界的关注与担心,但子聪还是挺过来了,这本被读书界称为“一个人的刊物”,就像一棵大树,已是根深叶茂,深深地扎根在了读者的心里。每一次看到信封上子聪手写的地址,心里总会涌出感激之情,亦对它充满期望与祝愿,愿它卓然而立,伴与人老,在岁月中见证这人世的沧桑以及带给读者的阅读的欢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