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四年末最后一夜新旧交替之时,因为有太多的人都急于“跨年”,上海外滩观景平台的斜坡上,当时由于人流量大、秩序混乱,部分人想上到观景平台,部分人想下观景平台,于是人流产生对冲,踩踏,结果造成了三十六人死亡,四十余人受伤的惨剧。今天又有资讯说,遇难者家属因为情绪激动与医院又发生冲突,场面一时竟难以控制。这个社会不知道怎么了,到处都充斥着一种急躁、暴戾的习气,莫非亦是患上了更年期综合症?
也是当晚,吕浩因新书《待雨轩读书记》出版,邀集数位书友在明德门魏家老馆餐叙。《待雨轩读书记》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由海豚出版社印行,封面书名为已故藏书大家黄裳先生题写。那是先生离世的前一年,吕浩去函请求先生书写的。书中收文有二十七篇之多,是吕浩近几年有关读书的题跋、笔记文字,内容驳杂,文笔平实,文字之间充斥着一位读书人的惜书、敬书情结。书前序为王稼句所写,序中提到了吕浩去年出版的另一本书《拥书独自眠》。一年之中出版两本书,在吕浩当为喜事,是值得庆贺的。吕浩为大家签名赠书,我亦应书友杨贤博之嘱,为他索书一册。
文川当晚送给每人一张汉瓦“长生无极”拓片,装在明信片的信封中,很有些节日的气息。还收到文川赠送的一本有关易学的书籍《象数——中国文化的智慧树》,是用高等数学知识解读《易经》的。作者林良华,任教于西安空军电信工程学院。长安大学杨博则出示了他收集的民国文人西安游记文字的册子,仔细地看了目录,想不到文字竟有那么多,但据杨博说,还是精选,倘要分类,还可以分册印行。五、六年前自己即有这样的想法,不时留意,亦收集了一些,常常遗憾西安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作为古都,这样的空白不应该留下。翻看着杨博编目打印出来的册子,内心的欢喜是不言而喻的。小峰在电台工作,则送了每人一套《西安乱弹有声书》,他策划的读书节目,文川、书吃都曾亮相过。书吃是和爱人一起来的,当晚大家轮流出节目的时候,都遗憾书吃没有为夫人带上小提琴,因而音乐学院的节目就只好错过了。记得上次晓剑来西安,晚餐时刚进包间就喊,让书吃把他的小媳妇带上。原来他们是很熟悉的,很了解的。吕浩的另一位朋友赵天翔,则是初见,他朗诵古诗词,包间的灯须是关着的。
元月二日下午到万邦书城,特别留意了一下有关古籍整理方面的书籍,选了几本书。《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著,上海书店二〇一三年四月出版。此书曾为高校相关专业教材,第一版在一九八五年印行,这是修订后最新的版本。黄永年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原古籍整理所所长,著述颇丰,桃李满天下,贾二强教授就是他的学生,先生在二〇〇七年就去世了。《古籍常识丛谈》,崔文印著,中华书局二〇〇九年一月出版,书中文字为作者当年在《书品》杂志中的专栏文章。《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黄仁生著,岳麓书社二〇〇四年八月出版。《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韦力、拓晓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出版。这书新出,前天晚上餐叙时文川与吕浩都曾提到它,韦力在读书界自然是很有名气了。
青青女士在元旦前一天寄来她的新书《落红记——萧红的青春往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二〇一四年九月出版,毛边本。在冬天保暖的房间里,我用裁书刀不慌不忙地裁开它,它厚实的开本实让人心里觉得沉甸甸的。它似乎承载了太多的内容,承载了萧红三十一年的人生,还有青青女士,自己的情感经历,以及对于萧红青春岁月倾心的追寻。我知道,这是一本倾注了青青女士太多情感的书,萧红的人生,总有着悲剧性的色调,这种色调,一直让青青女士有如遇知音般的伤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