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以记之

(2013-10-01 16:14:32)
标签:

长安笺谱

小引

文字

修改

文化

分类: 陈香榭

    文川书坊《长安笺谱小引》原为书坊的一位朋友所写,我曾见文川把它放在一个读书的群里让大家修改,后来到底是何种情况,不得而知,总之,他觉得不满意。这事过去了好些天,忽然有天中午,睡不着觉,就与文川在网上相遇了,他大致觉得我心情好,就说出了他的不满意,让我给改改看,我向来有改材料的恶习,别人的文字自己不在上边动两笔,就好像自己不识字一样的失落,于是就动起手来。

    原文是,“笺谱因笺而成,笺史远溯魏晋,历朝皆有名家,唐之薛涛笺,宋之澄心堂,脍炙人口。至明代,因饾版、拱花之工而大盛,时人将精美笺纸集册,为笺谱。笺谱自诞生,便成文人爱不释手雅玩。现存最早的笺谱为明天启六年金陵人吴发祥所刻的《萝轩变古笺谱》,“刻意标新,颛精集雅”,后世目以家珍。明崇祯年间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精工富丽,含蓄隽永,代表了传统印刷工艺的巅峰。后世继之者如张兆祥之《文美斋百华诗笺谱》,鲁迅、郑振铎之《北平笺谱》,亦足领一代风骚。

    文川原本晋人,半生隐于长安,书坊几间陋室,盛得满天下相知的来鸿去雁。因与丹青妙手相得,集画满屋,夜思日览,遂起意效法先贤,以现代工艺,制谱以笺,因其斋号,配以图画,作笺纸百札,因地称名,号为长安笺谱。笺纸兼得书画之妙,取义高雅,又入时眸,风评甚佳。此不啻为今日长安第一桩风雅事。”

    改后文字为,“笺谱因笺而成,笺史远溯魏晋,历朝皆有名家,唐之薛涛笺,宋之澄心堂,皆闻名于时。有明一代,因饾版、拱花之工,笺大盛,时人集笺成册,为笺谱。笺谱诞生,文士多所爱之,以为雅玩。今存世之首本笺谱为明天启六年金陵人吴发祥所刻之《萝轩变古笺谱》,刻意标新,颛精集雅,后人目以家珍。明崇祯年胡正言之《十竹斋笺谱》,精工富丽,含蓄隽永,为传统印艺之巅峰,后世继之者如张兆祥之《文美斋百华诗笺谱》,鲁迅、郑振铎之《北平笺谱》,亦足领一代风骚。

    文川本晋人,半生隐于长安,几间陋室,名之曰文川书坊,来鸿去雁,酬交天下相知,以为乐事。因与丹青妙手相得,集画满屋,夜思日览,遂起意效法先贤,以现代工艺,制谱以笺,引之斋号,配以图画,作笺纸百札,因地称名,号为长安笺谱。笺纸兼得书画之妙,取义高雅,又入时眸,为众所喜,风评甚佳。此不啻为今长安一桩风雅事,实可喜哉。”

    两相对照,看似改变不大,但于我却是十分吃力,感觉并不比自己重新搭台唱戏省劲,记得改至中途,真是后悔自己一时口快接了这活,抽烟,满屋子乌烟瘴气,咳嗽两声,像是要吐出血来,但现在想来,仍然是佩服自己当时的才气,应是在半个时辰内交了试卷。看看出版后的文字,似乎也并没有一个字的改变。国庆值班,闲来无事,写了篇《<长安笺谱>小记》,也忽然想起这件事,聊以记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