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事(一〇三)

(2013-09-15 15:27:49)
标签:

孙犁

钟叔河

黄庭坚

杨宪益

文化

分类: 陈香榭

    孙犁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寄姜德明信中说,“我住的大院,已改为报社发行处。现新购十辆邮送车,停于院内,每日调出调进,比公共汽车终点站还热闹,什么事也做不成了。散步的路子,也堵塞了。院内空气也污染了。闭门读书,也读不下去了。而搬家之事,尚无定规,恐怕要到明年春季,才有希望。但我还是想泰然处之,勿念。”而第二年四月十九日,在致姜德明信中又说到这样的事,“大院改为停车场后,大车十余辆,摩托车十余辆,每天发动之声不停。院中地上,已无一棵青草,最后一株西府海棠,今年尘土封蕊,未得开放,已为工作人员攀折殆尽。中国大地,工业化之后,自然生长物之前途,从此院可略悟其端倪矣。”

    孙犁老年,虽足不出户,但他对外界是关心与关注的,对事物发展的前景与变化有着敏锐的判断力,时过二十余年,人居环境方面的变化,我们能够有着深切的感受。这本《孙犁书札》,百花文艺出版社二〇一三年五月出版,收录了孙犁致姜德明信札一百一十一件,姜德明那时是《人民日报》的副刊编辑,因而信札内容,主要是谈稿件及文艺的,但内容却又并不局限于稿件及文艺,如谈论到书籍的内容,也不少,好几件手札中说,他年龄大,不太买书了,他已在考虑他去世后藏书的处理问题等。书中影印信札原件,文字大多硬笔竖写,还有用毛笔书写的,保持着老派文人的风貌。书的开本较大,用纸为黄版纸,很有古旧的气息。书后还附有姜德明“我看孙犁”系列七篇文字。

    这本书是从亚马逊网购的,同时还购得一本钟叔河著《书前书后》,安徽教育出版社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出版发行。钟叔河的这本书,要说也找了好些年,此书初版于一九九二年,据说九六年又重版过一次。喜欢钟叔河的文字,一直在找他的各种册子,但后来的情况是,他的册子很多,大多文字内容重复,是让人不满意的,如这本书,就和前段时间购买的《念楼序跋》,有较多的重复内容,都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后来的重版,都和初版在篇目上有所调整,算是一种心理安慰罢。钟叔河编辑、学者出身,他的书,在装帧设计上还是很讲究的,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而且书脊一般线装,很踏实,当然更好的还是他的文字。

    前些天谈及黄庭坚的一本日记《宜州家乘》,在网上找到了,还没有下单,有天下午忽然到学校图书馆去,恰巧就在书架上看到了崇文书局出版的一册《日记四种》,内录黄庭坚《宜州家乘》,陆游《入蜀记》,袁中道《游居杮录》,叶绍袁《甲行日注》。崇文书局的是一套系列书,出版较早,在二〇〇四年初,印象里很早以前还买过其中的一本《闲书四种》。书似乎不好卖,嘉汇汉唐书城的很偏僻的角落里现在仍然摆放着这些书,而这些书的单行本现在也很多,装帧都很漂亮,老的版本自然就没有竞争力了。《宜州家乘》篇幅很短,黄氏所记,每天大约十余字,多者三五十字,但很有的看。

    还借得一册杨宪益的文字集子《去日苦多》,“世事沧桑”系列颇好读,写自己,写老舍、钱锺书等,都有历史的沧桑感,那个年代苦些,但那个年代的风骨,却是一去而不复返了,世间最可留恋者,恐怕就是岁月流逝中转身而去的人的文明的遗绪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