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猎书记》这本书很特别,您是在什么时候想要创作这样一部题材的,又是怎样产生了要出版这本书的念头?
《猎书记》的出版,实在是无意为之,偶然得之。许是在五、六年前,一时高兴,开了博客,就把自己买书、读书时的际遇以及所思所想随手记了下来,当时每篇是都有题目的,能看出一篇里说了些什么或者大致说了些什么,写完之后,又贴一份给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栏目,贴得多了,忽有一天版主亦萍女士建议说,何不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版块,这样自己发表起来方便,读者看起来也方便,于是就有了书事的版块。但类似的内容写得多了,文章的题目取起来也很困难,索性就不要了,以数字编目做为题目,倒也省事。还要说的是《天涯读书周刊》的蓝紫木槿女士和朱晓剑先生,他们也钟情这些文字,几乎每期都会选上一篇上去充数,这对我来说很是鼓励,就坚持着,愉快地写了下来,五、六年间竟有了百余篇。去年年底,晓剑到西安来,说是可以结集出版,并极力促成此事,今年八月很快就出版了,就这么简单,意想不到的快,蜜蜂文库的效率是很高的。
二、《猎书记》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这些文字放在一起的时候,它的特点似乎就表现出来了,说书评它又不是针对一本本书完整的书评,说它不是书评,但它又在评论着一本本的书,西安的文化名人马治权先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旗袍式”书评,我觉得有些意思;另一方面,作为所谓的猎书的记录,它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日记体的形式,但它十天半月地记录一次,却又分明是“不日记”,这样写作的自由度就大了许多,选择的素材也能多一些,写起来很是轻松。这种写法,自我的情愫就有了很大的展示空间,可以是买书淘书际遇的描写,也可以是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还可以是书外的世故人情,似乎包容性也很强,同时,又能满足读者猎书猎奇的心理,虽然于作者来说,并非是刻意的追求,看上去还是有些特别的。
三、在此书的出版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可否与大家分享一下?
晓剑来西安说可以出版,我是不大相信的,书话类的书本来就是小众阅读,不容易出版,也是现状,而这样一种写法,像不像书话也很难说,加之自己又不出名,书出版后能有读者么,所以我表示怀疑,但实际情况是,我通过晓剑和蜜蜂文库的张业宏先生只简短地通过一次电话,就很快敲定了出版事宜,而后工作人员与我联系,签订了合同,合同按《出版法》走,是让人惊喜和难忘的。
蜜蜂文库自有他们的策划,把这本书纳入了他们的“文化阅读”系列丛书,这个系列已出过好几本,我买过《编书记》和《译书记》,让人高兴。丛书有自己的体例和要求,这样书名就要有所变化了,原来叫《新雨堂书事》,他们改作《猎书记》,我觉得他们专业,改得好,书话书走丛书系列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这是一本没有目录的书,蜜蜂文库的编辑姚冬霞女士在和我商量时,我觉得他们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其实列出一个数字编排的目录意义也不大。还有就是,在编校上,最后一次,冬霞编辑列出了二十余条疑点,有关人名、地名、书名、方言、名物等,都与作者进行了核校,十分严谨,总体上来说,这书的编校是很好的,很多书友都认为很理想。
四、这本书对您有着怎样的意义?请您谈谈对这本书的感悟?
一个写文字的人写得时间长了,就希望能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做个小结,也是人之常情,对我来说,几年来的生活,个人的书时光,理一理当然好,《猎书记》正好了却了我的心愿。书中岁月长,几年里阅读消磨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和平与乐趣,我心里认为,《猎书记》对我来说,实在是个幸运的礼物,鼓励着我,要坚持写下去,好好读书,安静地固守这庸常的日子。另外就是,一些读书人、出版人、编辑者在默默地做着营造书香社会的工作,他们的精神指归与甘心为别人做嫁衣裳的行为都是让人感动和钦佩的。
五、请您与读者分享一下,关于《猎书记》背后的故事,书中没有的故事。
自古以来国人都认为读书是一件高雅的事情,甚至要正襟危坐,焚香沐手,那太累了,读书不过是生活的一种内容,让我们觉得生活有意思,当然,如果那种正经的读书姿态有意思,那样做亦未尝不可。有时读书累了,就想出去感受一下书外世界的五彩缤纷,但还是不自觉地又到了书店附近,原来西安钟楼周围有几家书店,大街上人流量多,美女如云,很是养眼,像是看着花园里盛开的花,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让人难忘;现在小寨周围书店数量多,规模大,高校多,青春的气息很浓,而且,有一家桂林米粉特别好吃,几乎每次从书店出来都要光顾它,喜欢经常去,感到很惬意;有时也能看到外地的游客排着长龙去参观省历史博物馆,偶然就想像着里边会不会有书友的影子,也会发出会心的笑。这些都是书外的乐趣,原来逛书店和读书有着一样的快乐。生活就是这样,读书要成为一种拖累和负担,那就没有意思了。
六、每本书作者都会希望传递给读者一些理念和思想,您想通过该书的出版传递给读者怎样的理念和思想?
读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行为,只有个人有兴趣、愿意读才能读好,中国自古就有诗书继世长的老话,一直在倡导着读书,现今社会主流也在鼓吹书香社会建设,我希望这本书能贡献一点微薄之力,传递一些正能量,好好读书,快乐生活,如此而已。
七、谈一下您的个人经历,以及关于在阅读方面的积累和沉淀。
我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机关工作,生活很是单调,多年来在业余时间里买书读书,已经形成了习惯,估计这一生也不会有大的改变了,有一句话说浮生愿向书丛老,也正是我的心愿。遗憾的是,我的阅读视野主要放在了文史哲与金石书画方面,自然科学及外文阅读几乎没有涉猎,常常以为憾事。写作也很业余,聊以遣兴而已,因而也很怕周围的人知道我还能写,所以就用个笔名,这样可以躲过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名于时,不闻于世,于是自己能展拓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得大自在,很是快乐。愿我安静地读书,平静地生活,在书丛中一天天老去。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相关链接:http://m.xhsmb.com/20130913/news_13_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