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前凉张轨是甘肃人,在晋惠帝时做散骑常侍,看到朝政混乱,觉得河西走廊一带偏远,就要求去凉州,朝廷果然就给他了一个凉州刺史的位子。他还真治理有方,尤其是惠帝永兴二年,公元三〇五年,鲜卑十万大军入侵凉州,被他击败,使他“威名大震”。P268-269
75、前凉政权和其它小朝廷政权一样,内部恶斗,外部也受攻击,公元三四九年时,是它的鼎盛时期,疆域面积也最大。三五四年,张轨后人张祚自称凉王。明年,即为臣下所杀。十余年间上层争权夺位,自相残杀,终于走向下坡路。三七六年,前秦苻坚征调十三万众攻凉,灭凉。前凉九主,立国凡七十六年。著者认为,前凉虽为割据势力,但它忠于晋王朝,保证了一方安定,使当地农业畜牧业生产不受破坏,是有积极意义的。P269-272
76、苻坚统一中原后,政治便开始腐败起来,尤其是王猛死后,更为严重。前秦是多民族的混合体,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统治方式也采取军事殖民的方式。各民族矛盾日趋激化,以氐族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力量也在各地分散开来,不集中,社会危机就慢慢形成了。P274-276
77、王猛为相的时候,东晋谢安为相,都很出色,因而有对联说,“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因而王猛死时对苻坚建议说,“勿以晋为图”。但苻坚太过强盛,终于忍不住,还是向东晋发起了进攻。拉锯式的战斗,用著者的话说,只是淝水之战前的前哨战。P276-278
78、东晋内部,因为苻坚攻晋,虽有矛盾,但此时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一致对外倒有了团结的氛围,士气高涨了。P278-280
79、淝水之战,公元三八三年七月,苻坚下令进攻东晋。东晋以谢石为帅,谢石起初有消极倾向,后来接受朱序建议,决定趁秦军尚未全部集中,对它的前锋发起攻击,这样的策略及效果,对淝水之战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280-282
80、东晋淝水之战胜利后,以其实力尽可收复中原,但统治集团却苟安江南,没有决心,就是连刚刚攻取的地域也懒得管理,统一北方的机会就这样慢慢地失去了,而北方的势力经过调整,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四〇二年,拓跋氏歼灭各部,“入主中原”,统一了黄河流域。P282-285
81、淝水之战,苻坚惨败,收拾残部后回到长安,而后慕容垂脱离苻坚,自称燕王,公元三八六年初,自称皇帝,定都中山,河北大部被他占领。慕容氏公元三八四年六月包围长安,有一年之久,苻坚出逃被捉,并被勒死在今陕西彬县的一座佛寺里。而后各部为东晋及西秦等歼灭,前秦亡,自公元三四九至三九四年,立国凡四十四年而亡。P285-288
82、淝水之战后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以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为主。后燕、西燕,北燕、南燕,后秦、大夏与西秦,后凉与南凉,西凉与北凉,烦乱的样子,可以想象。公元四三九年,北魏主拓跋焘伐北凉,灭之,从此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历时一百三十五年的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P289-3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