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随笔钟叔河自说自话 |
分类: 陈香榭 |

暴式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俞樾在《春在堂杂文》中有《暴方子传》,对其生平有所评述。说他“好读史”,然“性傲岸”,做巡检时清廉且有政声,平时也多和名流来往。免官之后,到吴大徵幕府做事,抗击倭寇,后来奉檄出山海关买马,染疾而死于塞外,年仅三十余岁。
这些名家的题咏,除了邵力子,柳亚子、叶圣陶等人的手迹在文革中遗失之外,大部分都保存下来了。这个卷子的形成,是暴式昭本人及其后人访名家题咏而逐渐完成的。题咏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清末黑暗统治的揭露;二是对暴式昭个人节操的歌咏,但艺术手法却是多样的,诗人自有诗人的感受,史家有史家的识鉴,画家有画家的见地。从他们的手迹仿佛看到了他们本人,而他们的嬉笑怒骂通过他们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了,实在是一种享受。
胡适先生给这个卷子作的序说,除此卷子保存了许多名家手迹而外,“更可宝贵的还有三件:一件是洞庭山各村人民送柴米食物的清单,一件是上司训斥暴君的公文,一件是他亲笔抄存他自己答复上司的禀稿。这三件是中国民治生活史料。”
这书的编订者钟叔河先生,是一位颇具慧眼的优秀的出版家,上世纪80年代就因整理、校点《曾国藩家书》而使世人受益,尔后还有《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笺释》、《念楼学短》而使我辈艳羡。这个卷子的出版,也是费尽了周折,挽救了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