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旧文

(2007-07-20 13:57:47)
标签:

读书随笔

钟叔河

自说自话

分类: 陈香榭
    一篇旧文    前些年,正是我忧心与痛苦的日子,整日孤坐在小酒馆的角落里,看着日落日出,看着人进人出,直到看见青女士的影子进入我的视线,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黑暗都结束了,她的影子在我心中取代了世间一切丑恶的影子,我始觉得自己是厌世而不厌生的。那段日子里,我遭受着权力和金钱的蹂躏与嘲笑,而现在,那些人,那些事,都在时间的漠视中变得委琐而更加委琐,时间对人世真是莫大的愚弄。那段日子里,我整日和“死人”对话,沉浸在书本里,终于使我得以永生,笑看着世间的一切,阿弥陀佛!贴当时发表的一篇文章,算是纪念,——有好些年了。
                       
德以事显 事以画传
                                  ——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清光绪十六年年底,太湖林屋山的一位姓暴名式昭的从九品巡检,因为得罪上司被免去了官职,大致在职时清廉过甚,竟债务累累,无钱搬家,甚至吃饭也成了问题。年关将近,雪封深山,境况可想而知。这时便有山民馈送柴米,从十二月初十至第二年正月二十九,“蔓延至八十余村,为户约七八千家。一月之中,共收米百四石八斗,柴约十倍于米,他若鱼肉鸡鸭、糕酒果蔬之类,不可计数”。

一篇旧文

    这件事,次年被当地的一位诗人秦散之作了长歌,又画成一幅《林屋山民送米图》,俞樾也作了长歌,且为这卷子作篆字题额,尔后清末民国,约有40余位名流为此卷子题咏作歌,如俞陛云、吴大徵、吴昌硕、胡适、冯友兰、朱自清、俞平伯、马衡、陈垣、张大千、徐悲鸿等,一时群贤云集,风采彰显。

  暴式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俞樾在《春在堂杂文》中有《暴方子传》,对其生平有所评述。说他“好读史”,然“性傲岸”,做巡检时清廉且有政声,平时也多和名流来往。免官之后,到吴大徵幕府做事,抗击倭寇,后来奉檄出山海关买马,染疾而死于塞外,年仅三十余岁。

  这些名家的题咏,除了邵力子,柳亚子、叶圣陶等人的手迹在文革中遗失之外,大部分都保存下来了。这个卷子的形成,是暴式昭本人及其后人访名家题咏而逐渐完成的。题咏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清末黑暗统治的揭露;二是对暴式昭个人节操的歌咏,但艺术手法却是多样的,诗人自有诗人的感受,史家有史家的识鉴,画家有画家的见地。从他们的手迹仿佛看到了他们本人,而他们的嬉笑怒骂通过他们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了,实在是一种享受。

  胡适先生给这个卷子作的序说,除此卷子保存了许多名家手迹而外,“更可宝贵的还有三件:一件是洞庭山各村人民送柴米食物的清单,一件是上司训斥暴君的公文,一件是他亲笔抄存他自己答复上司的禀稿。这三件是中国民治生活史料。”

  这书的编订者钟叔河先生,是一位颇具慧眼的优秀的出版家,上世纪80年代就因整理、校点《曾国藩家书》而使世人受益,尔后还有《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笺释》、《念楼学短》而使我辈艳羡。这个卷子的出版,也是费尽了周折,挽救了民族的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