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高考(浙江卷)——将世界变成一块触屏

(2016-06-17 10:55:00)
       又是一个和网络有关的作文材料,“互联网+”的思维无处不在体现,浙江卷的材料里写到“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可以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以这个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我和大多数人的思路一样,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就是虚拟与现实,没有更好的切入点,仔细审了几遍题目,发现“选择”也可以成为突破口,表明个人态度应该是考题的重点。我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对于VR与AR的概念,之前略知一二,属于很肤浅的那种。因为不会写,所以读了一些资深教师的题,看完之后脑子依然空空,解析也是“云里雾里”,有人建议去讨论网络的利与弊,我认为如果把点放在这里的话那材料前半段明显就成了“鸡肋”,实在没有必要用那么多文字说“VR”的优势。在这道作文题目上,我卡壳了, 没有能力分析解题,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写好,只能按要求写完。                                                                                                                                                                                                               ——题记 
       网络改变生活,这已经不是一个新命题了,从娱乐到和生活无缝隙对接,网上购物、视频聊天、工作学习等等,互联网用最短的发展时间占领了最大的用户群体。
       网络刚刚进入大众视线时,谁能预判到虚拟世界中的“虚拟” 
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我估计很少,因为有这种眼光和思路的人都已经成为了业界“大咖”,而目前这些成功的“咖”能叫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位,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的很多构想在慢慢实现,比如在家里安装VR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相对VR(虚拟现实)还要提一个概念,AR,即增强现实,不仅展现真实世界信息,而且能同步显示虚拟信息。AR图书馆已经成为孩子们的新宠,各类体验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Magic Leap公司无疑是AR和VR最成功的案例,体育馆里跃起的鲸鱼,手掌上的大象,办公室出现的太阳系,画面真实生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场景,让人称奇,VR与AR不再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专利产品,不是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情节,这些技术已走进大众生活并试图改变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
       对于新事物的出现,我们应该是什么态度? 
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敢于创新的人早早的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时,幕后有一大群人在为此工作着,电灯的发明照亮了世界,电话的发明联通了地球,青霉素的发现拯救了人类,任何一项发明都为我们更好的生活提供便利,VR与AR也是一样,把枯燥的文字转变为生动的直观体验,我们能近距离的接触“神秘”。“阿波罗”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这一步就是科技,VR与AR是网络发展的一种技术,将会改变人们和设备、软件的交互方式,与其说网络改变生活不如说科技改变生活,这是大势所趋,继承传统也要变革创新,也许很快,大家就不会对VR、AR技术感到惊讶,而是期待它能迅速来到我们身边,当科技来,我愿意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个新世界。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需要看主流,公众应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给它一点完善的时间,随着网络的发展也有些许不良现象,但不能把“洗完澡的孩子和洗完澡的水一起倒掉”,网络是为人服务的,如何选择、如何使用归根结底还要看人的本性,我相信只要人人自律,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到那时,网络就会把世界变成一块触屏,轻轻一点,解决所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