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高考(山东卷)——整理行囊再出发

(2016-06-16 15:11:05)
标签:

教育

       第七篇作文写山东卷,材料写到“:我的行囊,在人生的路上,行囊里有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有些没准备却用到,有的马上就要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 这比去年的“丝瓜藤”和“豆须强多了,重点还是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角度很广,可以从准备工作谈,准备的充分了行囊里有很多东西,如果不做准备,需要的时候会干着急,把落脚点放在“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上;还可以谈对未来的预判,人这一生会遇见很多事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在未来也不一定都能用到,把重点放在“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上;第三点可以围绕材料去谈有用和无用的关系,哪些对成长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有用的东西期限又是多长,如何将无用变有用,把点放在“对立与变化”上也是不错的选择;第四我认为可以写写“厚积薄发,事半功倍”,强调前期准备积累的重要性;最后还可以谈到坚持,因为人生的路很长,不能因为暂时没有用到自己的东西就自暴自弃,面对未来的挑战,除了行囊里的准备还要有走下去的勇气。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很多点值得挖掘,所以说比去年的题目降低了难度,下面我就开始今天的写作,时间仍然订为50分钟。                                                                                                                                                                                                                                                                                                                              ——题记 
       80后、90后的朋友都羡慕一个人,那就是动漫里的“大雄”,因为他的身边有个来自于未来的朋友“多啦A梦”,
神奇的百宝袋里有用不尽的“宝物”,这些奇妙的道具总能在大雄遇到困难时起到很大的帮助,小时候的我憧憬能有这样一个行囊,里面也装满了各种工具,但回头看看自己的书包,除了课本似乎再没有其他东西。我一直认为我的行囊空空,甚至装的都是负担,随着年龄增长,书包里的课本转化为了知识,助我考上大学,参加工作,我对行囊有了重新的认识。
       行囊里的东西是“实”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发前,我要给行囊里填满东西,我并不知道未来的行程中会遇见什么,所以我尽力往里装填,甚至有点“贪心”,我把这种贪心理解为人的本能,一种“居安思危”,带的多了总比到用的时候没有强。但行囊的容量是有限的,到最后总得舍去一些东西,看看这个有用,貌似那个也不错,纠结到最后非但没有减负,还因此耽误了行程,得不偿失,整理行囊的前提是对未来的预判,估计自己的前方将会用到什么,知识储备与技能学习也要符合自己的人生轨迹,立足自身,审时度势,才能让自己行囊里“实”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行囊里的东西是“虚”的。人的进步离不开读书学习,所以行囊里的文化知识、生存技巧等“干货”倍受关注,因为这些“干货”会直接体现在发展与效益上,相反那些关照自己内心最原始、干净的东西被放在行囊的最下面,很少被提及。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一味的前进,一味的索取,把“填满行囊”当成赢家的唯一标准,忘记了当初出发时的梦想,放弃了理想信念与自我约束,行囊越来越重,我们确背不动了,成了行囊的“奴隶”,到头来才发现这些所谓“虚”的东西才是行囊的灵魂,它能指引前进的方向,保障行囊的平衡。
       行囊里的东西都是“新”的。 行囊很重要,它是我们原始的储备,也是后续的积累。时代是要发展的,人生的行囊不可能没有消耗,也不能够没有补充,你会发现
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有些没准备却用到,有的马上就要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储备的东西不用就会“长毛过期”,接受新的知识就要摒弃落后,更不能因为舍不得原有的而拒绝接受新的东西。“书到用时方恨少”,遇见问题发现“行囊”空空就要立刻补充,“办法总比困难多”更是告诉我们,“行囊”里总能找到有用的东西,把那些自认为“无用”的进行加工改造,或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日积月累、创新变革才能让“行囊”里的东西常用常新,时用时新。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行囊”,独一无二,不要“窥探”他人行囊里的秘密,不要“觊觎”他人行囊里的东西,更不用去羡慕他人鼓满的行囊,因为行囊是公平的,至少最初的那些东西都是一样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稍事休息,整理行囊再出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