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木兰从军,力辩谁说女儿不如男;没想到,今天的应试体制恰恰倒了个个儿——演绎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男不如女的现实!世态万象,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小学里,女生成绩普遍比男生好,女学生干部也要多一些,这种阴盛阳衰在近年引起广泛关注。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吴必虎公开发表观点,认为鉴于男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应该实行男女童错龄入学。这一观点立刻引发热议,岛城不少家长对于同龄孩子的“女强男弱”颇为认同,但是教育界人士普遍感觉错龄入学不太可行。
“女强男弱”问题,是被当代教育界提出得一个比较响亮的命题,在高考中的表现如此,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呈现如此的现象,久而久之似乎演变成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真理了。
然而,有一点让笔者忧思的是:中国的男孩真的退化了吗?还是被稀里糊涂的装进了一个昏庸的教育体制里,做着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最后还要被冠以“女强男弱”的评价呢?如果真的是男孩自身发育的问题,那就没什么了;然而设若问题的成因源自于一个昏庸的教育体制认识,那么,这对于普天下的众多男生来说,就是一个不公正的评价了!
何谓教育?投身于当代的教育事业,有一点让人担忧的就是:当代教育真的明白自己的职责吗?学生的体质下降了,他们不关心;学生的视力下降了,他们的政绩不会受影响;就连学生的脑袋被愚弄的一塌糊涂他们也不关心,然而,设若学生的考试分数下降了,那么整个社会都会问责教育、上级也不会放过相关的揪扯。一个原本应该一团祥和之气的教育界,整个被分数、迎检捣鼓的乌烟瘴气、人才暗弱。让人不免深思:真的是以人为本吗?若真是,为何关心的只是考试分数呢?愚蠢之极的自圆其说难以掩饰整个教育沉迷分数、乐衷于寻章摘句的腐儒酸臭之风!
中国教育界真的能培育出精英吗?或许国内的教育专家们真的愚蠢的认为把人囚禁在教室里,每天埋头于读书、做卷子能够培育出什么思想认识出色的人才,而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整个教育体制只是为了实现统治者愚弄人的构想。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几乎是一个天大的荒唐。设若,一个小孩从小受到的环境熏陶是传统的中医文化,那么,从小受书籍的耳濡目染,再加之社会环境之中对实践的重视,真正聪慧者在十多岁就应该有出色的表现;在设若,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懂得按部就班的培养博览群书,静心投入到国学的笔墨纸砚之中,那么,智慧出众者在十多岁时完全也可以展露头角;设若遇到的是一个精通于武学的教练,从小锻炼筋骨,勤研武学,那么也可以有所作为的;即使以上的都没有遇到,那么遇到一个善于引导的,精通于科技技能的师者,完全也可以在科技领域学由所成了!如此等等,兴趣所到、能力所及,都会有所特长,取得自己突出的成就。
然而,今天的教育界赋予了孩子们什么?体质下滑、视力下降,到头来只换了一个拼命背书、做题所得来的高分数,结果,各门各学科的分数是高高了,然而除了换到一纸学历还有什么?直到二十多岁,都不明白自己想学些什么,以及哪一个领域适合于自己,会取得什么样子的发展等等对未来的展望全无,原本一个人二十左右的年龄,完全应该是十多年教育之后才华展露的年纪,然而,中国教育教给了孩子什么?语文分数高高,然而,文学人才呢?历史教育有钻在一本历史教材中,划分一些偏异怪题让学生死记硬背培养的吗?生物学的教育,有不重视学生现实观察、思考与总结,而醉心于划题背书来培养的吗?物理学的教育是否也有不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即使安排有实践,也只是走马观花的课堂匆匆一现,而醉心于研究各类考试题目、教给学生做题培养出来的吗?……
凡此种种,让人对当今自诩为精英教育的国内教育界真的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恭维,学术认识上过于昏庸、实践操作上暗弱无能,如此教育让中国诸多的大男生们情何以堪!或许,诸多的小女生顺从的本性让她们能够在如此的体制下表现优于男生,然而,真正走出教育这片认知昏庸的土壤,男人们在整个社会中的表现有些许逊色吗?
想起一句比较响亮的教育口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出现“女强男弱”这种怪异的教育现象,不是说明男生能力下降了多少,更不是什么堂而皇之地男生发育晚云云,试问今天的教育界是否秉承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宗旨呢?还是醉心于三五门考试科目,为了追求一纸的高分数而让自己物欲迷心失去了正确的育人信念呢?
我想对于今天的这种怪异现象,值得我们思考的不是如何让男孩“变强”,他们身上原本就有自己的特长,只是,这种特长被追求高分数的腐儒之风所扼杀了!试问,爱迪生那样的“笨小孩”,可曾受到过推迟年龄受教育的待遇?对于今天的教育处境来说,与其执迷于“女强男弱”那样的假命题为男孩们费尽脑筋,倒不如退一步思考一下,我们把教育治理成今天的格局,真的合理吗?男孩变弱的更多原因,在于今天教育界的追求与认识发生了错误罢了!更多的应该想办法如何让整个教育界走出狭隘的应试教育误区,走出沉迷书本滥用分数衡量人才的现状,真正的让自己落实好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才是最本分的职责!否则,依旧受腐儒认识困扰,再过千百年,整个教育依然是一个被千夫所指而又无奈顺从的悲哀产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