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催的素质教育改革

(2012-09-26 20:51: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全国上下都在说减负,说课改,说素质教育,可是实际效果呢?王军体谅学校的苦衷,但心中也充满了疑惑。
         作为一名从业十二年的教师来说,对教育界有着二十多年的经验,“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初识可以休。”,今天看来,整个教育界带给人的生存的快感,以及教育给人的对待知识的态度和认识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太多。
         仅仅从素质教育改革入手,比较不幸,从笔者参加教育的时候,素质教育的旗号就扯得无比洪亮了,然而,实质今日素质教育改革的到底给教育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归纳如以下几点:
         1、形式繁多的作业让人应接不暇:刚毕业的时候,只有一个简单的课堂巩固性作业,那个也是从读书时就一直保存下来的一项任务。而今,渐渐增加了形式花俏的拓展性作业、综合实践作业。但是,不管怎么拓展,怎么巩固,怎么实践,学生始终坐在板凳上、钻在课本里、提纲里,没有半点儿要给学生充实图书馆、拓宽学生思想认识宽度与高度的想法,甚至于,在今天诸多应试教育泛滥的重灾区,学生的正常的体育活动等等依然无法保持正常开设,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2、考试的大旗始终不倒,素质概念不显。考试,对于是一件比较容易操作的事情,然而,也正是由于它过于的简单和粗暴,所以,在这个体制里我们很难看到个性的、能够拥有良好的博学习惯的人才,可以说即使在众多的教育行政官吏之中,亦不乏个别思想阴暗、腐化堕落的“精英”存在。他们对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才华无需进行过多的打磨和雕刻,整个教育界的操作都比较容易,掌握了特权就掌握了教育的发言权,大可以用自己胡乱的理解强加给别人许多无谓的劳作。他们的人生观就是:我让你这样做,你就不允许存在自己的合理自由!而整个教育界所要做的,并不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负责,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分数负责。这一点,在长久的应试之中,包括整个社会在内的社会因素都已经被驯化形成一个单调的思维认识:能够考高分就是人才,能够改变命运。所以,整个教育界更多的是对分数的关注,哪怕个别为人师者因身心受到过重功利扭曲而大施各类体罚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笔者所接触到的环境中,就不乏此类为了分数穷凶极恶逼学生、生活作风糜烂之徒存在。为了一个人的升迁对上极尽溜须拍马之能、对下极尽打压手段,然而,只要考试分数高高,即使在下级之中产生的影响再恶劣,依然可以获得升迁,似乎就可以遮住人性中的所有丑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应试教育是一种姑息养奸的教育,过于重视分数,而忽视以人为本而包容了太多阴暗的成分存在。
         3、材料花样层出不穷,检查迎接不穷。刚毕业那会儿,处于素质教育的初期,有关素质教育的诸多提法还没有真正的表现出来,可以说,就是简单地课堂中插入学生表演的成分,至于其他,都是以教学活动为主。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因此脱离不了与学生的沟通,所以,更多的情况下精力集中于辅导——常常的备课也就限于在参考书上画画,而不追求各类花俏的形式。然而,随着素质教育口号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各种检查,随着领导们想象力的逐渐丰富,每年强加在每个教师身上的备课模式、备课步骤、批改方式、各类记录存根等等花样不断翻新,由此给每位从教者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劳动,所带来的恶性后果就是检查让人迎接不暇,工作上却总难免顾此失彼。可以说,素质教育改革提了十多年,更多的只是给教师们——尤其那些人员稀少的乡村年轻教师们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劳作。
         4、素质教育真的把教育改革了吗?也许上级部门看待教育的成效的时候,是通过查阅各种资料等等来获取,然而,对于一个基层的小小教育者来说,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感受。可以说,笔者从读于师范的时候,就广泛的接触西方的各类人文思想、自然科学、名人演讲等等诸多书籍中广泛的汲取各类先进的思想,深感阅读并通过阅读给自己打造一个博学而富有价值的内心的重要性。然而,今天教育做了些什么?不管素质教育怎么提,充其量只是学生们的作业花样多了,教师们课堂表演的形式多了,同时迎接各类检查所要从事的繁杂劳动也多了。素质教育的提出,没有把学生从课堂和习题集中解放出来,没有把学生们的思想放归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并教会他们怎么自由的采撷知识,更多的,依然痴迷于应试的老路,说改变了,充其量就是给他们也增加了额外的劳作罢了!
         可以说,尽管各级部门整治应试教育的政策不少,然而,当代的教育依然没有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没有从课堂中表现出来,反而变本加厉的更加猖獗。繁多的检查材料、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与分数挂钩的所有职称荣誉评审、毫无章法的师德考核等等依然是压在新时代教师身上的沉重负担。它们真有益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吗?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相信,那些只会继续加重当今教育的阴暗和腐败罢了!
         今天的教育界能够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吗?认识上,沉迷应试与试卷,不能放手给学生博览群书的机会,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面远远真实的知识世界,顶多只是识记背诵一些死板的知识、进行一些思想陈旧的做题练习;行为上,不能放手让学生投入到各级各类社会实践中去,到生活中去体验知识的用处,一味沉迷书本、束缚于教室内,充其量只属于纸上谈兵罢了!试想,爱迪生等落入如此的一种教育体制中,那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剧呢?恐怕,倾尽其一生,累大头脑到最后也难以成就自己的发明为业,自始至终,在当代教育之中他只会是一名饱受体罚、批评以及高负荷作业压迫的笨小孩罢了!而且,在国内,并不是具备过硬的实力是人才,经过“领导认可”的才是精英。
         这一切,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剧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