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性涨薪能破除“官本位”谜局吗?
(2011-05-14 18:25: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网民论证 |
五一节要进行表彰了,结果,各大刊物整幅表扬的,净是肥头大耳、五官饱满、精神矍铄、集传统迷信的“官相”种种优点于一身的企业老总、各类高官。农民呢?工人呢?这么一问让人傻了眼,原来,国际劳动节中最初需要表彰的众多平凡、朴实的劳动人民竟然被淡忘的一干二净。工资是领导的高,谁让领导“辛苦”呢?荣誉也都成了领导的,没有领导的英明决策,哪儿来先进的业绩呢?
要实行绩效了,匆匆调整,结果,普通员工的工资降了、领导的工资上来了,中和了一下就算是绩效!活儿是大众顶着压力干,领导从一边指手画脚挑毛病,顺眼的毛病少点儿,哪个不会看脸色的——不是这样毛病、就是这样毛病!归根结底,这个时代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领导的脾气展开的,是否科学?事实说了不算,领导说了算!
……
领导的作用是很强大的,因为,无论在任何一个单位里,领导都发挥着绝对的优势——只有领导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抱负对工作进行安排。其余的似乎都只能是在各种考核、评比压力下,连吱一声的权力都没有太多的屁民了!集权的管理模式是否能够充分展示出优越性来呢?只能形成、助长个别地区特权习气罢了!
工资是领导的高、有什么荣誉也是领导先握到手里,这些看似都形成习俗的“特权现象”造成的结局是:有想法的,不惜行贿以及用尽种种不光彩的手法图个晋级、谋个肥差;至于那些没有什么背景、更不会“看脸色”、“摔鸽子”的P民们,似乎只有忍气吞声抗重担的份儿了!
“官本位”思想太重、习气过于浓厚,阻碍了科学思想和认识的形成与推广,反而形成一种“勾心斗角”的特色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任何新意、任何热情、任何创意、任何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成分都可能遭受来自强权的种种打压!
倾斜于一线职工的涨薪,让底层的劳动者们看到了一丝丝曙光,然而,呼吸完这一口清新的空气后,仍会让人心怀忐忑地思考一下:是否就此就能解除些许“官本位”的文化格局吗?如果不能,只怕当员工的工资高过领导的时候,既成的矛盾会给众多底层的劳动者们增加新的、花样式的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