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长推荐制必将沦落为一种形式主义!

(2011-01-26 07:24:3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齐鲁晚报济南1月24日讯(记者 杨凡) “校长们推荐的学生还是以综合素质全面、成绩优异的为主,偏才怪才寥寥。”24日,随着山大2011年自主招生报名审核工作全部结束,获得校长推荐资格的学生名单也最终敲定。山大招办工作人员介绍,在省内外一百多位校长推荐的147名学生中,有96人最终获得该资格,而该校曾热切期待见到的“学科特长突出的偏才、怪才”则几乎没有出现在校长推荐生中。

  校长推荐制,愿意是借助于这项举措发掘一些与应试体制稍稍有些不合拍的“怪才”!而今,何以“偏才”“怪才”不见,又是一堆“全才”被推荐呢?

  是否该有“全才”和“偏才”的认识呢?在个人的观点里,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人想要在某一领域内获得非常的成就,那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教育本身应该是自由的、视野也是开阔的,然而,沉迷于应试体制的教育是否允许给学生自由呢?还有,安排的知识内容是否含量足够的深刻呢?

  在几套很简单的教材里,偏执于追求高分数,甚至忽视健全人性的培养,这能说得上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吗?之所以没有出现所谓的“偏才”、“怪才”无外乎说明了,在现代教育体制里,扼杀了人才的个性、特长,怎么会允许产生“偏才”、“怪才”呢?还有,“全才”又是一种什么概念的人才呢?在现有体制里,所谓“全才”就是脱离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思想沉浸在书本内容里,善于纸上谈兵能够取得高分数的就是“全才”,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才概念呢?

  我想,在现有教育体制里,对人才的概念理解和把握的不到位、对于知识和教育本质的理解有存在谬误,教育的方法和内涵都狭隘得很。如此种种谬误缠身,何以造就人才呢?无外乎,炒作的很热闹的校长推荐制最终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