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后来明白为什么要选择现在的路,原来很早就预定了这里的午餐。理由挺起来有些
可笑,但是这后面的经济利益是不可笑的哦。不过这顿吃了一种大肉饼,可惜怎么
也没找到照片,真可惜。阿杜说,肉饼名字叫:Lahmeh Tealsenia。真挺香。
从图中深处的那个石头门开始向左转就上了通向帕尔米拉的一级公路。
刚出霍尔姆斯是这样的自然条件
走走就变成这样了,路牌只有阿拉伯文,两边都是戈壁滩。
哈,再走走基本上就是一片沙漠了。大漠中的电线杆还给人一些希望。
等电线杆都看不见的时候就到了“沙漠新娘”帕尔米拉了。
残存的建筑基本上是古希腊风格和古罗马风格相结合。这好像是典型的希腊大三角吧?
哈,这尊弯曲度很大的有名宫门下还有一块说明牌呢。
遗址中最具观赏性的景物之一:千米大道。特点:比阿帕米亚短200米,石柱中间
有个托台,那上面原先耸立着很多名人雕像,最上层的横梁是一道引水渠。除以上
特点外,雕花刻鸟的水平也相当了得。
看,这是托台下面的文字,导游说是对台上人物的介绍。反正没人认识这些字。
这残拱中心的人物雕像有说就是扎努比亚王后。
大道中心,记得阿帕米亚这里是一根大石柱,还有日晷作用的。
大道的另一边还没来的及完全修复呢,看,刚把柱基摆齐。
大道边残存的唯一的墙壁,虽历尽沧桑,但仍可显当年之豪华辉煌。
墙上有牌说明这里面原来是各地贸易商在此交易的大厅,阿杜学着当时的商贩们
叫卖商品的表演还算够味儿。
当年的饮马槽
当年居然就有了地下管道,不过不知是上水还是下水?!
正在扶起的立柱式典型的古希腊柱。
大量的还是这样子。
当年的民居,格局还挺规整。
城堡山上有一座阿拉伯时代的城堡,那里看日落最好。参观要门票。
站在山顶看帕尔米拉古城全貌,除了千米大道和贝尔神庙外,还能见到些像碉堡般
的建筑。
小贩儿在躲着我的镜头。哈,这里的住民很想波斯人的后代,脸型和风气都像。
似血残阳
我们那天的晚餐挺够劲儿的,居然是烤全羊哦。老卫特会吃,说是哪儿的肉嫩来着,
哈,给忘了。不过实践的结果老卫没错。
“小姐”,到后来绿色的票子差满她的胸口。
第二天上午专门参观贝尔神庙
高墙和石柱们都是后人扶起来的。
关于这是尊什么神,导游和团里的“专家”各持己见。
哈,够执着。
看,他们拍出来的就是这个。
帕尔米拉博物馆。内部不许照相。也没留下什么印象。
今天才知道,原来这些像碉堡一样的建筑是坟墓,想了一晚上还以为是波斯人
的拜火教呢。
一个建筑内可排放几百居尸体,就像是现代的太平间。
回大马士革路上途经的“巴格达咖啡店”。把后两天的照片都放在这一集了。
是一家子贝都因人在经营。这是他们自己住的帐篷,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孩子在背阴
下闲逛,一大家子人现在还住在一顶帐篷里?这些人类坚守自己的原始生活状态的
动因是什么?怎想有所探究。
在他们的住所周围仍然养着牛羊和各种家禽,这是种“啥家伙”?
但是他们给过路的客人留有相对舒适的多得客房。好像也是一大家子住一间。
小店经营的很有特色。阿杜和五兄弟是朋友。
看见着奇形怪状的山峰下绿树成荫面貌就知道“基督教语言”小城马卡鲁就要到了。
小城马卡鲁。据说这里的房子依山密集而建,上一层的走道就是下一层的房顶,俯瞰
就像是蜂巢。公元一世纪左右,一些忠实信封基督的人们来到了这里,他们“深挖洞、
广积粮”,度过了罗马人迫害基督教徒最黑暗的日子。当时这里渺无人烟,来到这里
的信徒们一直沿用自己的语言至今未变。现在的人们称他们的语言是“基督教语言”。
小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据说就是因为这种稀世罕见的语言。
可供参观的内容很少,就是一座基本上在地下的教堂,这是后人在地下教堂上面盖
的博物馆。地下教堂内拥满了游客,一批批人聆听着当地人用“基督教语言”做得
祷告。其实,有时间到小镇里走走才是最精彩的安排。
叙利亚每个城镇的路灯各有特色。
看,又不一样了。
这好像是大马士革?
哈,看这样子没通光缆。
可这是我们在大马士革附近的一家餐厅看到的,可以无线上网。
临走那天上午赶到了波斯拉。古罗马剧场就像是座城堡。
导游说现在演出时可以容纳15000人。有好事者数了数作为,能进来8000人就不错了。
在剧场边看到了台湾的旅游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