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的“沙漠新娘”:帕尔米拉
(2008-07-17 18:09:15)
标签:
旅游 |
一、能沿着幼发拉底河走走多好呀
|
两条道路通帕尔米拉 |
一条是顺着高速公路直接向南,从霍姆斯向东进入沙漠地带的一级公路,直走不拐弯即可到达。这条路的距离是 350公里。
另一条是:出城即上到向东的一级公路上,然后顺着公路前行。150公里处即可到达第一个大的十字路口,向北拐不到5公里即可到达小镇:AL THAWRA。
可别觉得它小,这里有一处很著名的十字军城堡(QAL`AAT JA`ABAR)以及把幼发拉底河拦截成了一个大湖(AL ASSAD LAKE )的著名大坝。站在大坝上,西面是大湖,东边就是绵延宽阔的幼发拉底河。
顺着沿大河的一级公路继续向东,再偏南。可途径叙利亚第七大城市ARARQQA 和第八大城市DEIR-EZ-ZOR。
这一路上都是早期人类发祥地呀,从地图上看几乎都是海拔200米之下,河边上有很多有标识的小村镇,里面定有百分精彩。
从第八大城市再拐向西,即可到达帕尔米拉。
这条路的整体距离是475公里。
以我的想法,当然是选择第二条路,可惜,我们的团队选择了第一条路线。要不我怎么老觉得参团总会有太多遗憾呢。
二.试图解密帕尔米拉和“新娘”的关系
一专家告知:帕尔米拉是希腊语“椰枣”的意思。据称至今在帕尔米拉还有大片的椰枣林。我们站在“城堡山”山上依稀可见远处有些绿色植被,但是比起突尼斯的椰枣林这里只能算是“几颗树”而已。当年的沙漠绿洲之城可能已随着“空中花园”不知去向了。
一种解释是,这个词源于两河流域的人类语言。此地被称:泰德默尔(Tudmur),这句古语的意思就是“新娘”。好像现在帕尔米拉附近的一个小村子还叫这名字呢。
还有一种假定:帕尔米拉最鼎盛的时期有一位美貌惊人的女王,女人最漂亮的时候应当是她当新娘的时候。人们因此而给与此地这么优美的称誉-----帕尔米拉“沙漠新娘”.
通常的说法是:帕尔米拉在历史上曾经是连接东西方之间的中枢城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城市,且神庙挺拔、古城气派,又是沙漠绿洲,故而得此美名。
不过,我们的导游连“沙漠新娘”这种提法都没听说过。真想闹明白,可又真没办法闹明白。
三.帕尔米拉与女王的故事
对于帕尔米拉鼎盛时期的女王扎努比亚传说也很多。时间大都指在公元2世纪左右。有一种说法她是埃及艳后的后代,希腊人。还有说是波斯人。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看来此女的美貌是确定无疑的。
网上说:
公元3世纪,波斯王出兵打败罗马军队。帕尔米拉的统治者乌辛纳趁机从罗马的统治下独立出来,自封为王,并斥巨资和人力在帕尔米拉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
好景不长,不久乌辛纳遭人暗杀。美丽的扎努比亚王后继承丈夫遗志,她强忍丧夫之痛,发愤图强,成为帕尔米拉的女王。扎努比亚聪明能干,是一位巾帼女杰。
她在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之际,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控制了整个叙利亚,并把势力扩张到小亚细亚和尼罗河流域。其气势咄咄逼人,俨然是中东霸主。
根据此说,毫无疑问女王是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
我们的导游说:
帕尔米拉在历史上其实就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的中心所在地。由于起到连接东西方的作用,利于发展贸易而曾经发展得很辉煌。那时候的罗马帝国其实类似于现在的联邦共和国的形式,所以,帕尔米拉的统治者自然是称王的。
国王乌辛纳是一位忠心效忠于罗马帝国的叙利亚人,而他的太太扎努比亚却是一位波斯新娘。在他们的儿子只有几岁的时候,父亲亡故。有说法是自然死亡,有说法是扎努比亚谋害而亡。
罗马指定儿子继承王位,但母亲不干,所以,激起了罗马人的愤怒,发誓要血洗帕尔米拉。
新娘找回了娘家,希望波斯王国给与支持。但是,面对不可一世的罗马人,波斯人怎肯为一个嫁出去的女人得罪罗马人?新娘因而无功而返。
在罗马军队大兵压境的形式下,新娘提出要出城与侵略者谈判,据说她出城后即神秘地消失在沙漠中。
后来的结局是,罗马人不费吹灰之力既进入帕尔米拉且血洗屠城。致使曾经极度辉煌的城市一蹶不振,后来在历史上被沙漠掩埋了几个世纪之久。要不是1957年修建石油输出管道,一个工人无意间的发现,帕尔米拉深邃的历史恐怕至今仍然无人知晓。
扎努比亚消失在沙漠中也为后人产生了诸多猜想:一说是投降了罗马并嫁给了罗马的贵族,去西方享受余生。另一说是迷失于沙漠之中,干渴饥饿而死。还有一说是因不肯委屈下嫁不讲信义的罗马人,最终倍受屈辱死在罗马的监狱了。
这么一说,虽然解决有多种,但是帕尔米拉的兴旺发达好像与新娘并无直接关系。
不管怎么说,对历史上的女王向来都是毁誉参半、众说纷纭的。总归肯定是无从查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