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2010-12-15 17:35:20)
标签:

《环境与生活》

记者周霞芳

我为涂鸦狂

纪录摄影

巴西涂鸦

杂谈

分类: 海外涂鸦

接着转载周霞芳记者的《我为涂鸦狂》一文中的第五章节:“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发文之前,还是先发些从国外网站上下的涂鸦照片,请大家看看,在国外,好的涂鸦是如何融入环境的: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这幅是下面那幅的局部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这幅是下面那幅的局部,是海水涨潮后的情景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LLYS利用出差和游玩的间歇,也拍摄了港澳台地区的涂鸦作品。“澳门街头涂鸦虽然阵势不大,但是我没看到市政当局的禁止,最起码我没看到有用涂料覆盖涂鸦的情况。总的感觉,香港街头到处都可能出现‘崩’,较多的是在小巷(胡同)口和公共设施(铁箱子)上,麦克笔的‘崩’也比较多,还有大量贴纸。” LLYS整理出100幅比较优秀的涂鸦照片,打算介绍给北京的涂鸦新人们学习。

涂鸦应该更多地融入环境
▲这是我在香港寻找到的巴西大师的作品。
 

他认为,年轻人做涂鸦,还是该多做中文的。近些年来,受BJPZ(北京喷子)团队的影响,做中文涂鸦的也渐渐多了,“中文涂鸦意思好懂,但现在做的中文涂鸦也很难辨认。” 

国庆在上海游玩期间,LLYS抽空拍到了德国涂鸦艺术家马可罗在华池路为普通居民做的涂鸦作品。

马可罗是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城市艺术项目团队成员。他说:“这就是给居民的礼物。我们没有特意去考察华池路的环境,这就是一种缘分,我们来了,我们画了,希望能够给居民们带去色彩和欢乐。”

这些涂鸦作品具有亲民的力量。有一幅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在一根下水管的上方,巧妙地画上了一个坐在澡盆里洗澡的胖娃娃,让人感觉澡盆里的水正顺着下水管哗哗流着。

LLYS觉得:“在弄堂这种简陋的环境里,人的生活很压抑,马可罗的这类涂鸦确实能美化生活,让人看了会心一笑。这两年国内涂鸦发展很快,好的进口喷漆能买到,信息也越来越开放。但是真正能表达自己思想,有艺术家气质的人不多。国内的涂鸦要多学习这种做法,既然是在街头涂鸦,就要融入环境。而且在内容上也要注重表达中国地方和民间特色的东西,这样才能和国外一些涂鸦艺术家在同一层面对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