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升学决策中如何选择求学地域?

(2007-10-18 11:20:05)
标签:

教育杂谈

高考

升学决策

志愿填报

 

           高考升学决策中如何选择求学地域?

                         张恒亮

   现在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决策时,总是将地域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动不动我只去北京读书,或者只去东部发达地方,不考虑西部或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等。这都是一种极大的认识上的误区。按学业规划的观点,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囿于眼前的幻觉,好像上了大学就福星高照、万事大吉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你上大学是干什么?为了什么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见世面、长阅历吗?那么我还不如花这钱去旅游。花钱少,效果还好。我们上大学是学知识、学本事,为将来顺利进入职场、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由于现在毕业后自己负责求职,因此求学的首要目的便是为了毕业时顺利地就业,然后才是自己的长远发展。要能顺利就业,必然要研究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及市场中的用人机制。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处于严重的买方市场。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各行业的用人体制中起作用的还并不完全是市场因素,政府因素也起着巨大的决定作用。由于政府权力的过度介入,造成了人才市场严重的发育不全,大学生个人向上发展的通道被权力侵蚀得相当狭窄,使得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起的作用相当大。这就使得用人体制因为权力因素的介入而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我们称权力因素较多介入的用人体制为权力化用人体制,称权力因素介入较少,或者基本没有影响的用人体制为市场化用人体制。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三考生升学决策选择地域时应做如下考虑:
    在权力化用人体制比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我们只能遵守这些地区的行动规则,那就是要具备相应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或者经济条件。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就尽量避免进入这些地区和单位。这些单位一般都是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文化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等。并不是说这些单位都完全是以权力(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为核心来选拔人才,实在是它们受权力的侵蚀太大。
     只有在市场化用人机制比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人才市场的一般规律才能起作用,我们升学决策的一般原则也才会有效。这就是分析未来人才市场需要,同时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及所在,以及对自身其他发展要素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选定专业;然后根据专业再来选择学校,选择在所定的专业上有优势的学校;再然后根据自身的分数条件及各学校的招生章程、录取政策等具体框定学校;最后才来根据求学成本(学费、生活成本等)因素来选定学校;选到这里,才是考虑所谓的地域因素,看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生活舒适程度等。这就是我们升学决策的一般原则。
     下面我们就根据学生自身的几种主要情况来具体分析升学决策中的地域选择。
    立志成为研究型人才的在选择地区时,要考虑的是该地区的学校的科研能力是否有比较雄厚的实力?这些学校一般都是985至少也是211高校。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资料搜索一下这些学校都在哪些区域,然后再来选择。
    就业目标为公务员的,可以考虑的地区首选北京,至少也应该是省会城市,这些地方信息发达,公务员资格考试的培训质量也比较高。
    如果完全凭自己奋斗,没有外在条件支持,又立志从事实际工作的,就业目标宜选市场型的用人单位,也就是其考察人才主要看其德才素质,而不是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这时,在选择地区时,应该考虑到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求学,比如东南沿海的江浙一带。因为这里经济宽松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在学校实习时容易找到相应单位,那么毕业时,由于已经有了在这些单位实践的经历,其竞争优势就要大于在外地求学而到本地来就业的毕业生。比如说,你在科学地规划了未来的学业,并制定了相应的升学决策后,选择在浙江温州的某个高校读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那么你可以在学校读书时就走向温州市的某家企业进行实习,并从中学习了许多知识,积累了相关经验,这时毕业后,你在温州求职时,就比从其他地方(比如内陆地区)来的高校毕业生更有竞争力,更容易找到工作。因为你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经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这在内地的许多高校是做不到的。
     事实上有一则新闻报道已经雄辩地支持了这一决策思路。2007年10月8日《浙江日报》上有一篇题为《“义乌制造”大学生走出校门能创业》,其中就指出义乌工商学院,这所名不见经传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达11%,其中自己当老板的达8%。学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因为学生未出校门就被抢走,学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8%以上,有的专业供需比甚至达到1∶9。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义乌及整个浙江省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及创业环境,使得这里的学生更容易在市场中学到真本事,而不像许多内地高校只是在学校里夸夸其谈。所以,只要是我们的大方向是定位于从事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具体工作,无论你是做应用研究,还是经营管理,或是技术开发,或是艺术设计,或是新闻传播,等等……。那么在选择学校的地域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市场经济环境及创业环境,是否比较宽松自由。
    那么我们在选择地域时具体应该选择哪些地区呢,一般来讲,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其创业及市场环境都比较好,那么哪些地方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呢?这里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在2006年的一个调研报告,主要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若干个城市,笔者将其罗列出来,供同学们升学决策时参考。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亚洲开发银行评定的2006年度中国内地民营经济最发达城市(这里只摘录前14):
1、绍兴
2、广州
3、杭州
4、宁波
5、温州
6、深圳
7、东莞
8、台州
9、苏州
10、上海
11、珠海
12、无锡
13、义乌
14、长沙

                 来源:中国学业规划网(www.xueyegh.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